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 > 第 81 章(第4页)

第 81 章(第4页)

程咬金更是学着天幕的胡舞跳了起来:“这就是胡旋舞吗?”

好看,就是他跳得头晕。

待群臣情绪微微平复后,敛起神色依次下拜,向李世民郑重行礼:“昭昭大唐,幸甚有陛下,臣为天下贺,为陛下贺!”

李世民流着泪亲手扶起杜如晦等人:“大唐能海清河宴,皆靠诸臣之功,岂是朕一人所为?”

而平复后的秦始皇与刘彻,敏锐地捕捉到‘科举’二字,心猛地停滞至空中,什么样的科举要能吸引到四夷来投?

【大唐学校分两种:官学与地方学学校。

贞观时期大唐官学有弘文馆、广文馆和崇文馆,及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学。

另设律学、书学及算学,这三个专业就是天坑专业,难就业,受歧视。

特别是律学,唐一朝是轻法科,贱法吏,律学形同虚设;

除此之外各部门各有学馆:太医署有医学科、太仆寺署有兽医科、太乐署有音乐科、太史局有天文气象科,以及太卜署的卜筮科。

但这些技术学子在唐地位低下,不被朝廷所重】

听到天幕语中嘲讽,李世民心一颤,下意识反驳道:“朕怎么没重视技术学子了?”

他现在还念着后世统计学,大秦讲述结束后,他们君臣在议增加学科时,就决定将律学、书学必须修习九年,律学需达到修习六年才算结束。

怎么能说他们不重视呢?

唐二凤委屈:…

而房玄龄却想着天幕讲述后,后人宣告理想时的选择:有术数,有愿做主席者亦有做律学者。

志气各不相同的少郎便们却聚在一起~

他蹙眉深思半晌后,迟疑道:“后人自小先学经义,长大后再根据自身理想选择未来从事行业?“

并且后世并不歧视各技术学说?

杜如晦看了他一眼附和道:臣亦有如此看法。”

李世民点点头,并未说话,只抬起头全神贯注地望着天幕,期待天幕说些后世科举,也好让他们抄作业!

可惜他们也心愿没有被天幕捕捉到,仍是正常讲述:

【而大唐地方学多为私学,亦有各州学馆。

地方学馆中,除去正常仕途经义讲解学问外,各周边还有医学学子。

全盛时期的大唐,除中央官学外,大唐诸馆及州县学子,约有六万三千余人。

算得上现代两个大型大学,各州七十至一百户就有一学馆,可以说大唐教育的普及率很不错】

李世民揉了揉脸,呐呐道:六万余学子在后世仅两大学人数?

原本他自豪大唐学子有六万余人,结果在后世跟前不值得一提。

不过…后世华夏有十四亿多人口,区六万仅两所大学规模…后世到底有多少所大学啊!

朕原本为大唐自豪,但在后世跟前,自豪打了折扣!

李二凤:…心绪复杂!

【贞观十三年,唐太宗允许外族弟入唐求学。

高丽、百济、新罗、高昌、吐蕃诸国酋长,亦遣子弟请入太学。

到后期各国在唐留学生,高达八千余人。

史书评价:国学之盛,近古未有】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