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云山唏嘘两句,随后拆开一个信封。
稿件的名字叫做《保卫工厂》,是这年月的主旋律稿件了。
主人公是退伍大兵,随后担任了京城一家保卫科的科长,先是抓出了工厂内夹带材料出厂的工人。截止这里还算是主旋律了。
但是随后一转眼,保卫科科科长就跟大杂院里的邻居媳妇儿搞到了一块,还招惹了一个小寡妇。
更劲爆的还在后面,他还收了小寡妇的堂妹,收了前院管事大爷大儿子的媳妇儿。这不是保卫科长是打桩机吧?
其中不乏性描写,虽然涂黑了,但是何云山是老经验了,还是看得出来。
这哪里是连环画啊,分明是手抄本的图画版。
这玩意要是刊登在连环画上,别说投稿的家伙会被抓起来,他们这些编辑,总编也都得被送进去。
这不是投稿,是一枚炸弹。
何云山快把投稿装进信封里,扔到了纸箱子里。
“这家伙用心歹毒啊。”
何云山喝了一搪瓷缸子茶水才缓了过来。
他随后又拿起了一个信封,拆开来。
这次的稿件就比刚才正常多了。
名字叫做《工人齐心合力力气大》
内容也很简单,木材厂的工人大干特干,在一个月内,砍掉了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森林,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。
看着这副稿件,何云山皱了皱眉头,这哪里是连环画,分明是吹牛大王。
这倒是其次,连环画也不是不能吹牛。
关键是没有教育意义,内容太枯燥无味了。
连环画这种东西跟报纸不同,这年月报纸都是单位放的,不用担心销量。
连环画的却得摆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,等着顾客买回家。
没办法引起顾客的兴趣,连环画就卖不掉。
连环画算是这年月为数不多比较市场化的商品了。
连续两篇稿件没办法使用,何云山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打击。
要是这个月再没办法选出合适的稿件,在月底大会上肯定得挨批评。
“也许真该考虑老师的建议了算了,再坚持一会吧。”
何云山给自己鼓了鼓劲,打开了第三个信封。
他一翻稿件,见足有二十页之多,心中就有些泄气了。
这么长的篇幅,只有那些名家能够把持住。
第一页上写了作者的名字:火车司机。
这算是笔名?
好奇怪啊。
别人的笔名都是优雅、有文化的那种。
想什么云山、大山、高山之类的,一听就知道是文化人。
怎么有人拿工人职业当笔名呢?
何云山又往下看去,看到了作品的名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