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位是连环画报的编辑,这次是来找爱国的。”周克介绍了何云山的来意。
干事扭头看看远处的安装工地,皱起眉头说道:“周队长,你是懂规矩的,现在安装已经开始了,只有名单内的人能进去。”
周克本以为能赶在安装之前赶到,没想到安装提前了,有些为难的看看何云山。
“何编辑,你看这事儿闹得这么着吧,你有什么事情,可以由我来转告给爱国,我跟爱国是小。”
何云山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了:“安装什么东西?还需要保密吗?”
“这不是你该问的。”周克板起脸。
“周同志谢谢你了,不过我还有点事情要跟爱国同志谈,这么着,他什么时间能完工,我等完工后再过来。”
何云山此时也明白了,没再多啰嗦。
“说不定,也许两三天,也许得七八天。”
“。”
周克并不是在忽悠何云山。
毕竟李爱国搞这个履带蒸汽机是摸石头过河,很多技术难题都需要临场解决,时间也无法确定。
何云山这次来见火车司机,一件事是送稿费。
更重要的是谈后续稿件的事情,这需要亲自见面才能谈。
“周同志,我确实需要跟火车司机亲自谈,这么着吧,等火车司机忙完了,麻烦您给我打个电话。”
何云山从帆布包中取出纸和笔,写下了办公室的电话,留给了周克。
他骑上自行车返回了《连环画报》期刊社。
总编还等着消息,一见他回来,就把他请到了办公室里。
“小何,情况怎么样,那个火车司机的后续稿件什么时间能邮寄过来?”
“老师,我压根没有见到人。”
何云山把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。
“老师,那个火车司机好像是在参加一项重要设备的安装工作。”
“那咱们就再等等吧。”
“只是没有想到,他竟然真的是一个工人。”何云山有些尴尬。
在他看来,《功夫熊猫》无论是绘画技巧还是分场、讲故事的能力已经不亚于那些连环画大家了。
总编敲了敲桌子,提醒他:“小何啊,工人怎么了?咱们很多优秀创作者都是工人出身,咱们这些文艺工作者也是为工人同志服务的。”
“老师,对不起,是我疏忽了。”
何云山倒没有看轻工人的意思,毕竟他父母都是工人。
“行了,以后要多注意思想学习。你等着那边的电话,抓点紧。”
“是!”
何云山这一等就是五天时间。
李爱国在这五天时间内,一直待着机务段的安装场地内。
为了防止泄密,机务段武装部在场地内搭建了几十顶帐篷,食物由专人送进来。
他带着技术员和工人们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。
这是个努力总能获得回报的年代。
五天后的上午九点钟,伴随着最后一根蒸汽管阀的安装到位,现场响起了一阵欢呼声。
“成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