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属地方豪强的私兵被收归中央统一调配,各级将领需通过军事内阁的严格考核方能任职。
大明军事内阁彻底打破旧制,效仿欧阳伦提出的“新军制”,将传统卫所兵改编为陆军、海军、空军三大体系,以火器为核心,配属新式装备,战力焕然一新。
陆军整编为五大野战集团军,下设机械化步兵师、炮兵旅、装甲骑兵团,并设立独立的神机营,专精燧枪、野战炮及新式“霹雳火箭”。
北方边境大演武时,陆军以步炮协同战术,一日内连破三座模拟城寨,蒙古诸部观战后,连夜遣使求和。
海军以三大远洋舰队为核心,主力战舰皆包铁甲,配备重型红夷大炮及新式“火龙出水”。
东海舰队在舟山外海演习时,以密集炮火轰沉靶船,震慑倭寇。南洋舰队更远航至吕宋,西洋诸国见巨舰入城,纷纷上表称臣。
至于空军则是一直是机密,除了内部人员从无人知晓。
军事学院的批学员亦成为军中砥柱。
这些年轻军官不仅精通火器、兵法,更在欧阳伦推行的“忠君报国”思想熏陶下,将“武德”奉为圭臬。昔日淮西旧部盘踞的腐化风气一扫而空,甚至有老将私下感叹:“如今升迁全凭战功与考绩,再无人敢以出身论高低!”
军队的变革如巨石入水,激起层层涟漪。
六部官员在军事内阁“五日一简报,十日一考核”的鞭策下,纷纷效仿其严谨作风。
户部为厘清全国田亩,官吏们挑灯夜战,仅三月便完成洪武初年以来积压的鱼鳞册修订;工部督办水利时,侍郎亲自下到河道督工,原定两年的工程缩短至九个月。连素来慵懒的礼部,也因欧阳伦一句“教化不力则问责主官”,连夜修订了州县学宫考课制度。
朱元璋在奉天殿翻看奏报时,罕见地对朱标笑道:“这帮酸秀才,如今倒有了几分刀笔吏的利索劲儿!”
朱标亦含笑回应:“欧阳伦以军制促吏治,实乃意外之喜。”
腊月将至,朝堂事务愈繁重。
各地年赋结算、边疆戍防轮换、来年科举筹备等事项堆积如山。
但最牵动帝心的,却是工部尚书单安仁每日必奏的《京平铁路竣工事宜》。
这条贯穿南北的钢铁脉络,自洪武二十二年动工,耗银钱无数,征调民夫数十万,如今终于到了最后时刻。
洪武二十五年腊月二十,奉天殿大朝。殿外寒风凛冽,殿内炭火熊熊,百官肃立。朱元璋高坐龙椅,朱标侍立一旁,欧阳伦则立于武官之,神色淡然。
就在各部奏事完毕,即将退朝之际,韩国公李善长突然出列,手持奏本,朗声道:“老臣有本要奏!“满朝文武顿时屏息。自淮西党连番受挫后,李善长已许久未在朝堂上如此锋芒毕露。
朱元璋微微眯眼,淡淡道:“讲。“
李善长躬身一礼,随即展开奏本:“臣弹劾军事内阁大将军欧阳伦,借军队整编之名,肆意挥霍国帑,致使军费暴涨三倍有余!“此言一出,满朝哗然。淮西党官员纷纷附和:“臣附议!““请陛下彻查!“
李善长从袖中取出一册账簿:“洪武二十四年,全国军费四百八十万两;今年仅陆军便耗银六百万两!“他语气凌厉:“新军虽号称精锐,但边关战事未增,军费却凭空翻倍,其中恐有贪墨之嫌!“
朱元璋眉头紧锁,转向欧阳伦:“欧阳卿,此事你如何解释?“
欧阳伦从容出列:“回陛下,军费确实增加,但绝无挥霍。“他示意户部尚书郁新呈上明细册:“请陛下御览军费去向。“
就在朱元璋翻阅账册时,齐泰突然出列:“臣要弹劾欧阳伦虚报军费!“他高举一叠文书:“同样的燧枪,民间报价十五两,军械局采购却要二十二两!“
殿内气氛骤然紧张。朱元璋面色阴沉如铁,手指重重敲击龙案:“欧阳伦!这又作何解释?“
欧阳伦不慌不忙,从怀中取出一份密折:“齐大人查访的七家作坊,东家皆为淮西籍商人,且与李国公府管事有姻亲。“他声音陡然转冷:“这些作坊火器炸膛率高达三成!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