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昨天抓了十几个聚兴建工的人,今天都放了。”
毕晓飞如实回答道。
“昨天抓,今天放?”
“没查出问题?”
宋思铭满脸怀疑。
“查出问题了,但还是放了。”
毕晓飞回答道。
“为什么?”
宋思铭迷糊了。
“因为聚兴建工比我想象中要复杂得多。”
毕晓飞当即把他探底计划,跟宋思铭讲述一遍,然后,又讲出,聚兴建工竟然找到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,劝他放人。
虽然,毕晓飞没有讲明他的老领导是什么级别,但毕晓飞都副处级了,他的老领导最起码也得是副厅级,甚至有可能是正厅。
关键,还能找得这么快,这么准,宋思铭也意识到,自己低估了聚兴建工。
“目前来看,澜沧县局的级别还是低了一些,继续侦办聚兴建工的案子,肯定会遇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阻力。”
毕晓飞对宋思铭说道。
“确实。”
宋思铭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。
最早,能请动常务副市长何志仁,帮忙内定工程,而后,又找到了省公安厅的领导,找毕晓飞捞人,接下来,肯定还有这个级别的领导下场。
一个小小的澜沧县局,确实难以抵挡。
“所以,我干脆把人都放了,来一招以退为进,让对方麻痹大意。”
毕晓飞随后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两个厚厚的文件袋,放到宋思铭面前,“这是县局侦办此案的全部卷宗,宋书记可以将这些卷宗,交给市局,让市局继续调查。我相信市局肯定能扛住压力。”
“市局……”
宋思铭终于明白了毕晓飞的真正用意。
其实,按流程,按道理,这些卷宗都应该由县局直接移交给市局,但毕晓飞却选择了通过他这个非正常渠道。
很明显,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。
见识到聚兴建工的能力后,毕晓飞已经不想牵扯其中了,以免被聚兴建工背后的保护伞盯上。
包括释放聚兴建工的人。
所谓以退为进,让对方麻痹大意,只是一个听起来合情又合理的借口罢了。
对此,宋思铭完全能够理解。
作为领导干部,一心为公的口号肯定经常挂在嘴边,但是,百分九十九点九的人,还是会考虑私利。
哪怕是他自己也不例外。
如果某件事会影响自己的晋升,在原则允许的情况下,他肯定会尽量避免这件事的发生。
具体到毕晓飞身上,毕晓飞是从省厅下来,在青山市毫无根基,肯定会担心,强硬地调查聚兴建工,会影响自己的仕途。
及时抽身,便成了最好的选择。
“我会尽快把卷宗,交到市局的领导手中。”
副市长兼市公安局长闫胜利,市公安局长常务副局长关明知,都是宋思铭随时想见就能见的。
之前,没有直接找这两个人,是觉得聚兴建工的案子,澜沧县局就能应付,既然现在应付不了了,上升到市局,也是理所应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