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6章
有官府出面,郑家没敢闹起来,搞了点小动作,把吴苹的女儿藏起来,害大伙一顿好找,最后是在郑老太房间的衣柜里找到的,小丫头差点被闷死了。
原本官府要抓郑老太去关几天,让她长点记性,最后是吴苹求情才放她一马。
回去的马车上七姐劝她,“你就是太心软,就该关郑家那老太太几日,你闺女这顿罪白受了。”
吴苹苦笑,“我现在只有一个念头,就是尽快和郑家脱离关系,若是老太太抓去关,郑家人肯定还会来找我,我不想见他们。”
七姐很怜惜吴苹,让她先搬到自己那去住,等生完孩子再离开。
没错,吴苹不想留在辽州,这里让她家破人亡,所有的痛苦都是从这里开始的,她要离开,这辈子都不想再回来。
“江姑娘谢谢你。”吴苹长满老茧的双手抹着泪,这几年她吃尽了苦头,历尽风霜,早已没了往日县令小姐的傲气。
“想哭就哭吧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,你还有孩子们,往后总算还有盼头。”七姐眼眶微红,叹气道。
有了吴苹的这个例子,江一鸣便着手派人去找其他被害县令的后代,算是他为同僚尽点绵薄之力。
可惜直到吴苹半月后生下一个男婴,也没有查到半点线索,吴苹原本想做完月子就离开的,七姐劝她多住几个月。
“你身子骨太虚,此去江州路途太过遥远,两个孩子也太小了,长途颠簸太辛苦,再住两个月,等你身子骨养好些,两个孩子也吃胖些。”
吴苹也有点舍不得七姐,便多留了两个月,其间她想给伙食费,七姐就跟她生气,不准她见外。
七姐不仅供他们娘仨吃住,还给他们做新衣服新鞋子,四季的衣服各做了两套。
等到出月子三个月后,吴苹坐着宽大的马车离开辽州,七姐把她送到城门口,二人说了许久的话才依依不舍告别,七姐直到看不见马车影子才作罢。
吴苹抹着泪哭得不能自已,自从爹母被害后,就再没有人关心过她,更没有这样对她掏心掏肺的好。
“夫人,别哭了,早上江姑娘给了我一个包袱,让我转交给你。”说话之人叫阿锦,是七姐买给吴苹的丫鬟。
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赶路,没人帮忙带孩子不得累死,七姐心疼她,便直接买了两个丫鬟回来,强硬地送给她。
阿锦活泼机灵些,另一个叫阿绣,后者性子木讷些,但干活非常利索,而且二人性子都忠厚,不是那等子奸猾之人。
吴苹闻言,很是惊讶,接过包袱打开一看,发现里面竟有一百两碎银,还有两个吃食的方子,最下面压着一封信。
信是七姐写的,大意就是和吴苹一见如故,可惜分隔两地,七姐帮不了她什么,以后也许没有见面的可能了。
担心吴苹回老家后,生活无以为继,特赠两个方子,希望她好好利用,后辈子不用再忧愁。
“江七如此待我,我怎敢不把日子过好。”吴苹感动得又哭了一场。
护送吴苹回老家的也是七姐安排的人,生怕他们娘仨在路上遇上好歹。
当暖宝问七姐为什么对吴苹那么好的时候。
七姐感同身受般道:“不是我烂好心,只是看到吴苹我就想起自己,如果不是鸣哥儿厉害,又有少爷帮衬,我们在辽州也会和吴县令一家那样被害。
辽州被害的县令少说五六个,他们的家人也大多遇害,吴苹是唯一活下来的人,我就希望她能好好的活下去,大难不死必有后福,她的后半辈子不该那么凄苦。”
既然当初吴苹是求到她面前的,这也是缘分,七姐觉得帮人帮到底,送佛送到西。
这时三个小团子踉跄着跑过来,抱住七姐的大腿,“娘,找小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