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皆是神色一凛,齐声应道:“愿为太子殿下赴死!”
夜深人静,东宫之中依旧灯火通明。
刘劭站在庭院中,望着夜空中的明月,心中思绪万千。
他知道,这一战,要么登上皇位,成为天下之主;要么身败名裂,万劫不复。
想到此处,他握紧了拳头,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。
而此时的皇宫之中,宋文帝刘义隆正在批阅奏折。
他全然不知,一场巨大的危机即将降临。
殿外,风声呼啸,吹得门窗“砰砰”作响,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……
随着政变日期的临近,刘劭的心中既紧张又兴奋。
他不断派人打探皇宫内的消息,确保一切都在计划之中。
同时,他也在加紧对士兵的训练,让他们熟悉行动计划,提高战斗力。
一日,刘劭将刘濬召至东宫。刘濬匆匆赶来,脸上带着一丝不安:“皇兄,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吗?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。”
刘劭拍了拍他的肩膀,安慰道:“放心吧,一切都在掌握之中。你只需按照计划行事,不要露出破绽。”
刘濬点点头,咬了咬牙:“好!只要能保住性命,我什么都愿意做!”
“对了,你那边的人手都可靠吗?”刘劭突然问道。
“皇兄放心,这些都是追随我多年的心腹,绝不会背叛我们!”刘濬信誓旦旦地说道。
刘劭满意地点点头:“那就好。此次行动,我们兄弟二人只能成功,不能失败!一旦失败,就是粉身碎骨!”
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,直到深夜才各自散去。
刘劭回到房中,躺在床上,却久久无法入眠。
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政变的场景,想象着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刻。
但同时,他也担心计划会出现意外,心中充满了忐忑。
而在皇宫之外,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拉开帷幕。
刘劭的士兵们早已摩拳擦掌,等待着行动的那一刻。
他们不知道,自己的命运即将改变,而刘宋王朝的历史,也将被彻底改写……
元嘉三十年二月二十日,建康城的夜幕如同浸透墨汁的玄缎,沉沉地压在宫阙楼宇之上。
寒风裹挟着细雨,在青瓦红墙间穿梭,发出呜咽般的声响,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哀鸣。
东宫深处,铜制烛台上的火苗被穿堂风撩拨得左右摇曳,将刘劭棱角分明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。
他凝视着案头密函上“明日五更,起事”的朱砂字迹,指节无意识地叩击着梨木桌面,发出有节奏的“哒哒”声。
“来人!”刘劭突然起身,玄色锦袍下摆扫过烛台,惊起几点火星。
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亲卫统领单膝跪地,铠甲上的铜钉在烛光下泛着冷光:“太子殿下!”
“传张超之,命他即刻集结亲信将士,务必在三更前集结完毕。告诉他们,明日的行动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!”
刘劭的声音低沉而冰冷,如同腊月里冻结的寒潭。
“是!”亲卫领命离去后,刘劭踱步至窗前,望着夜幕中影影绰绰的宫墙。
他想起数日前父亲在式干殿密议时的决绝神情,想起徐湛之、江湛那暗藏锋芒的反对之词,心中的恨意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。
“既然你们不仁,就休怪我不义!”他握紧拳头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
与此同时,东宫校场一片肃杀。
张超之手持火把,在万余名将士面前来回踱步。
火把的红光映照着士兵们紧绷的面孔,他们身上的铁甲在夜色中泛着幽蓝的冷光。
“兄弟们!”张超之突然停住脚步,声如洪钟:“太子殿下待我们恩重如山,如今却有人妄图加害太子!明日,我们要随太子殿下清君侧,诛杀奸佞!事成之后,封官晋爵,金银财宝任你们拿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