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是他看你小子的时候,心跳加速、血压升高,脑电波增加了25%,这表示他在飞快的筹谋着什么,在转什么疯狂的念头,甚至是引起了自己的兴奋感觉。”
“脑电波活动你都能侦测到了?”
“当然,我现在已经十级了,已经是智能辅助系统的极限了。”
“好好好,你厉害,乖乖的开飞机吧!”
然而杨锋却并没放在心上,他离开驾驶舱,取出一份地图就紧张的研究了起来。
两个小时后,杨锋已经和张彪等人汇合,在一片不知名的山坡上,三团的弟兄们正在等待敌人出现。
日军在切断铁背旅的后路和物资之后,还在坚决的进行追击,努力寻找重创、甚至是歼灭铁背旅的机会。
尽管他们分出部分人马去常山增援,但还是有两个中队,差不多400人接近了三团的包围圈,只不过在打不打这个问题上,张彪却显得有点犹豫。
现在动手,这两个中队会被直接碾碎,可后面的日军就肯定会警觉。
可现在不动手,让这两个中队插入铁背旅的队列,会不会影响到杨锋接下来的计划?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就在张彪预备去征求杨锋的意见时,无线电中却传来了最新消息。
马国明的一团已经拿下了又一个小县城,这下距离上谷都不到十公里了,炮兵纵队已经在修筑阵地了。
这么一比较的话,同为主力的三团就显得太过逊色了。
当三团的各级军官,一个个的跟张彪抱怨,劝他多多少少先拿下点成绩时,杨锋却接到了蜂巢的联络,眉宇间是迅速皱成了一团。
此时此刻,身在关外的精锐日军,关东军一部正在快速出关,直奔京城。
一列火车至少可以容纳两个大队,还有一部分的重装备。
而在蜂巢提供的卫星照片上,类似的军列就足足有十多列,根据香肉的分析,总数达到100万人的关东军,一波一波的支援太平洋岛屿,现在还剩下70万左右。
而这70万人当中,日军至少可以动用30万来对付国军、对付杨锋的铁背旅。
如果非要说什么好消息,大概就是关东军的战斗序列中,大概有一半都是年龄偏小的新兵,甚至还有临时征召的平民。
可关外的日本平民,那也是从小接受军国主义教育,从初中就开始进行军事训练,绝对不能把他们当成没摸过枪的老百姓。
这下杨锋面临的情况可就复杂了,幸好时间还在杨锋这边。
目前常山已经到手,杨锋的最低目标已经达成,只要杨锋肯乖乖的撤退,那么还在集结的日军就绝对追不上他。
可问题是杨锋不光为了常山、不光为了接应进攻不力的第一战区部队,他更是想为中华民国打出一份威风、打出一份战绩来。
美国人组织的重要会议,眼看就要召开了。
通过杨锋之前的研究,他至少有八成的把握,会上罗斯福会提出他着名的世界四警察理论,那么杨锋需要做的就是不让罗斯福失望,为中华民国保住那个极其重要的位置。
至于这么做的好处,肯定是不用多说了。
在这个时间线内,德国人才刚刚投降,俄国人遭到了更为严重的削弱,美国人也被太平洋战争拖得半死不活了,上一世曾经的战斗秩序,大概率是无法实现了。
那么在一个多极的世界中,没有绝对的强者,冷战就不会出现、东西方阵营对立也不会出现,中国就自然拥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。
抛去外部的影响和制约,杨锋相信中国民族的发展壮大,绝对不会比别人慢,这就是他送给祖国的终极礼物。
当然了,杨锋这么干也带有小小的私心。
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美国建立的新秩序,一切在混沌和动荡中渐渐的实现平衡,那么他控制的万岛,说不定就会一跃成为一股上一世不存在的新势力,成为中国在南太平洋最重要的助力。
迅速在脑海中过了一遍,杨锋也就做出了决定。
这一仗铁背旅不能撤,即便是关东军来了又怎么样?
今天的铁背旅,两万虎狼之师再配合上猎寇系统的物资,至少也能卸下敌人一条手臂,这必然是大大加快日军灭亡的速度。
战略任务要求杨锋拖延两年,截止今天就只剩下一个多月了,杨锋也将摆脱他最大的掣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