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NPC的位面经营指南 > 年代文位面11(第2页)

年代文位面11(第2页)

莉莉看着他充满希冀的眼神,喉间泛起一阵苦涩。“可能再等两天,”她最终说道,“你后天再来吧。”

轿车缓缓启动,碾过满地枯黄的梧桐叶。后视镜里,那个瘦削的身影渐渐缩成一个黑点,最终消失在街道的拐角。

莉莉摇下车窗,让凛冽的寒风吹散胸口的郁结。远处海关大楼的钟声敲响四下,惊起一群在屋檐下避寒的麻雀。

她叹了口气对司机说“师傅,去招商局。”

聂明远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楼时,煤球炉的余温在狭窄的楼道里凝成一层薄雾。

他踮起脚尖,小心翼翼地将晾在炉子上方的西装和衬衣收进来,父亲留下的这套西装已经洗得发白,泛着碱水浸泡后的苦涩。

“远仔。。。招工怎么样?”母亲嘶哑的呼唤从阁楼深处传来,混着痰音的声线像老旧留声机卡住的唱针,在潮湿的空气中震颤。

“妈,结果还没出。”聂明远推开锈蚀的老虎窗时,寒风从窗棂的缝隙渗进来,将墙上的月份牌吹得哗啦作响。这间六平米的阁楼是石库门顶层的囚笼,两个被时代折叠的灵魂困在这蜗居,连呼吸都要计算着分寸。

母亲蜷缩在拼接的棕绷床上,关节炎把她的手指扭曲成梧桐枯枝。被褥上补丁摞着补丁,却洗得发白,像一片片漂白褪色的记忆。

聂明远跪坐在潮湿冰冷的草席上,开始给母亲煎药。搪瓷缸底结着经年的药垢,褐色药液在缸中翻涌时,他恍惚看见莉莉欲言又止的神情——原来就算父亲已经长眠,那个鲜红的标签依然如影随形。

阁楼突然摇晃起来,不是楼下阿婆在捅晾衣杆,是苏州河驳船低沉的汽笛声。母亲在昏睡中呢喃着父亲的法文名字,那些音节溃不成形。

聂明远就着煤油灯昏黄的光翻开《法汉词典》,泛黄的纸页间,父亲在“自由”词条旁画了只振翅的云雀,羽毛的线条已经模糊,却依然能看出当年落笔时的力道,这些被时代碾碎的音节,正在新时代的经纬间悄悄生根发芽。

煤油灯的火苗轻轻跳动,将聂明远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面上,那轮廓时而像困兽,时而又像即将破茧的蝶。

——

一周后,开业前夜的咖啡馆笼罩在一片温暖的琥珀色灯光中。

窗外,寒风掠过,室内却氤氲着咖啡豆烘焙的醇香。张持安站在落地窗前,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天鹅绒窗帘的流苏穗子,水晶吊灯的棱镜将光线折射成无数细碎的光斑,在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摇曳的光影。。

莉莉站在角落的音响控制台前,德国工程师汉斯正在调试那台价值不菲的立体声黑胶唱机。当唱针落在舒伯特《鳟鱼五重奏》的纹路上时,大提琴的共鸣让吧台上陈列的杯盏发出细微的震颤。莉莉伸手调整音量时,腕间的翡翠手镯在灯光下闪过一道冷光。

“明天《文汇报》的专访,就拜托张主任了。”莉莉将媒体答复函轻轻放在吧台上“我就不出面了。”

张持安转身时,皮鞋踩在地毯上几乎没有声响“这么重要的事——”

话音未落,后厨方向突然传来一声惊惶的呼喊。两人快步穿过拱形门廊,看见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服务员正蹲在地上,面前是一堆骨瓷杯的碎片。她脸色煞白,手指被锋利的瓷片割出了几道血痕,却仍徒劳地试图拼凑那些无法复原的碎片——这只来自英国Wedgwood的咖啡杯,价值相当于她全家半年的粮票。

莉莉蹲下身,从大衣口袋里取出一方绣着茉莉花的手帕:“用这个包着手。”她指向墙角那个ArtDeco风格的锡制垃圾桶,桶身上新艺术风格的舞女浮雕正以曼妙的姿态舒展身躯,“碎碎平安,岁岁平安,这是好兆头。”

张持安注视着女孩将碎片倒入垃圾桶,清脆的碰撞声在寂静的后厨里格外清晰。

他的目光扫过这些穿着定制制服的年轻人——他们中有归侨子女,有知识分子后代,这些人都曾被那个鲜红的“成分问题”钉死在某个角落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