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八年前。
某一个春天,乾安城。
依旧是杨柳依依,依旧是春风拂面。
这是一个温柔的季节。
高高的皇城在春日的妆点下,也少了几分威严,添了几分温和。
城门处的禁军却脸色紧绷着,紧握着手中武器,目光四处巡视,注意着任何靠近皇城的风吹草动。
在最近几天进城的江湖人们,不论是在茶馆喝茶,勾栏听曲,酒楼饮酒,只觉得有些不自在。
他们经常在身边不远处,现一道道阴冷漆黑的身影。
那些黑色身影似乎也并不介意自己被现,又或者他们本身就是将踪迹主动显露出来的。
他们只是用那不含一丝感情的眸子,冷冷地注视着江湖人的一举一动。
走南闯北的江湖人们自然认得那袭黑衣,认得他们的身份。
就是因为认得,所以他们更加不解。
这些家伙闲得没事一直盯着我们干什么?
北边来的奸细都杀光了?
整日想着复国的贼子们都逮住了?
他们心里想是这样想的,不过在那一道道阴寒的眸子下,江湖人们都收敛了自己的小动作,一个个变得老实起来,在青楼里都不敢使劲折腾了。
只因为那些黑衣人们有一个名字——采律官。
他们没有具体的工作事务,只听从当朝皇帝的命令,是陛下手中最利的剑。
平日里,他们自然是没有闲工夫去盯着这些不入流的江湖人,只不过这些天的情况有些特殊,他们不允许京城里出现任何不在他们掌控之下的事情。
因为,他们大宁朝人人爱戴的皇后娘娘即将临盆,马上就要为陛下诞下第二位龙种了。
陛下如今春秋鼎盛,可不知为何,宫中妃子甚少,只有寥寥数人。
关于此事,群臣和百姓们都有些替他们英明神武的皇帝操心。
毕竟,除了八年前皇后娘娘诞下的太子殿下,只有雁妃所出的一位公主了。
世人皆知,天子无家事。
你天家的家事它就是国事,国本虽早早定下,可家里只有太子这一根独苗,大家伙心里都不放心不是?
因此,无论是从那个角度去看,陛下您都得再多生几个。
大宁的百姓们等啊等啊,终于等到了皇后娘娘再次身怀龙种的消息,他们怎么能不激动呢?
“皇后娘娘是真好啊。”
京里的老人们都这么说。
十年前边境告急,北地的蛮子三线同时南下。
三日之间,大漠都护府、定北关、御蛮城接连告急。
“眼看着边境就要完了,这三座城要是被破,那蛮子就是长驱直入,南下中原。
咱可没那些天上高来高去的神仙本事,咱这平头老百姓是真一点活路都没有,早早就成那些蛮子的奴隶啦。
咱大宁立国那么多年,蛮子也就是使点小动作,什么时候搞过那么大阵仗。
一时之间,蛮军就要破关南下的消息席卷了大江南北,那是一个人心惶惶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