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荔最后答应常管家的提议,并约定从明日开始,每隔上五日苏荔就要准备好一道美食,在申时县令府自会有人准时来取。
一两银子一道菜啊,这换谁谁不答应。
苏荔这些日子天还没亮便要出发,在厨房一呆就是一天。即便是生意不错,但也没挣到一两银子。
可是现在有人和你说,只要做出一道菜就可以给你一两银子,要是不答应岂不是在和钱过不去。
常管家临走前将小公子的忌口还有对菜品的喜恶都和苏荔交代清楚,说要确保做出的美食能让小公子喜欢。
并且信誓旦旦的向苏荔保证只要小公子喜欢,后续给的赏钱不会少。
送走常管家后,苏荔又向王阿婆请教有关小公子的事情。王阿婆毕竟和常管家不同,在做菜方面,王阿婆的建议对苏荔或许更有用一些。
在王阿婆和苏荔侃侃而谈的时候,谢谨悄悄地走了出去。
王阿婆是四年前在县令府当过半年的差。
那时候小公子还没有现如今这般挑剔,她当时做的都是寻常的吃食,在王阿婆看来并没有特别的地方,多数人都能做。
就算现在城中都传小公子挑嘴,在王阿婆看来无非就是小公子年纪尚小,加上府里没有人能管得了他,就开始变着花样折腾人,使小性子。
“这府上的人啊,都拿他当金元宝一样。所有人都要捧着、供着,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到这位小祖宗。”王阿婆不紧不慢地讲述着她在县令府里的日子。
“是县令老来得子的缘故吗?”苏荔隐隐感觉还有重男轻女的原因在。
王阿婆点了点头,“县令已经多年不再有子嗣,此生可能也就这一个儿子了,所以格外疼惜。县令都如此,更何况下人呢。”
苏荔的表情略显难堪,她应该问清楚再答应的,要是真没做好,县令不会找她麻烦吧。
她倒不是因为别的,只是人在屋檐下,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地方官员啊,况且还是在古代。
王阿婆也注意到苏荔的表情,轻轻拍了下苏荔的手,出声安慰道,“别担心,县令夫人是很和善的。就算你做不好,她也会照样付钱,不会找你麻烦。”
看苏荔的表情恢复如常,王阿婆才继续说着小公子的事。
刚才常管家说的忌口部分也只是提到菜名,所以据王阿婆推测,或许是因为小公子只不喜欢这几道菜而已。
但是对于做出这几道菜的材料也好,还是菜式的口味也好,小公子是不排斥的。
简单来说,变着花样做就好。
王阿婆事无巨细地说着县令府的事,等太阳彻底看不见时,嘱咐的话语才堪堪结束。
王阿婆注意到外面的天色时,才惊觉竟然过了这么久,她显得有些懊恼。
竟然拉着苏荔把县令府的事一口气全说了出来,连忙催着苏荔和谢谨出城。
苏荔和王阿婆都没注意到谢谨已经出去过一趟,这是又回来了。
苏荔和谢谨离开时特意去看了眼隔壁的另一家包子铺,奇怪的是竟没有开门。
苏荔向隔壁店家的伙计打听,伙计说是这两日生意不好,店主见今日中午也没人,便关门了。
苏荔盯着已经关闭的大门若有所思,在和李云说明日要送的菜时,多加了几样在里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