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能看见几排亮着的灯笼连成线,中间的亭子被照得富丽堂皇,隐约见着有人坐在里面,两个米粒大小的黄点坐在高位,下面是五颜六色的小点,还有颜色艳丽的长方形在扭动。
——这就是人类肉眼的极限吗?她不做人了。
这跟什么都没看到有什么区别?唯一能说的就是隐约传来的丝竹乐声,可就连这点声音也被人群的讨论声淹没,要屏气凝神竖耳倾听才能捕捉到一点。
这根本听不清也看不起的音乐和歌舞还时有时无,没有的时候估计就是什么王公贵族讲话了,只能盯着发光亭子发呆。
我请问呢?这可真没意思。
杜康时不满地嘟嘟囔囔,却还是一直坐着等。
——毕竟是穿越过来第一次过节嘛,反正回宿舍也无聊。
她一边发呆一边胡思乱想,难得空闲没目标的时间和嘈杂的环境让她大脑十分活跃,不可控制地去想自己的家。
…………这就是“热闹是她们的,我什么也没有”吧?
想回家。
她突然生出一阵委屈,用帕子捂着脸掉眼泪——凭什么是她来这儿受难?凭什么她要为了自己的生存考虑那么多?
后一个问题属实不讲理,但是委屈中的人就是不讲理的,更何况还没人安慰。
突如其来的情绪让她一晚上都闷闷不乐,不由佩服于袖青想起自己母亲后居然能那么快调整好情绪。
但不开心归不开心,生活还是要过的,今晚找不到就明晚找。
第三天的晚上,杜康时又准时出现在街市,另外三个人都没什么要买的东西了,于是没有来。
幸运的是,今天杜康时终于在那个摊子上又看到那个太监。
“前天的游记还有吗?”
那太监上下她打量一眼,马上想起来,笑道:“哦,你是那个砍价很厉害的小妹妹。有有有,怎么,回心转意了?”
“我这两天找了找,发现确实只有你卖的东西最好。”杜康时真诚且不吝啬赞美,拿起前天挑的那两本游记,“为了表示我的诚意,我愿意退一步。还是这两本书,每本三百五,两本七百。”
“嘿——”那太监明显没想到杜康时缓了一天,砍价还是砍得那么狠,“不成,你这样我真没赚头了。每本四百五。”
“三百七。”杜康时手指拂过书页,“你的摊子,书都比别人家摆的整齐,书页也不皱,想必也是爱书的文化人。”
她努力吹捧:“别人家都是什么小说故事,只有你卖游记。我问了你还能答出来,说明你也爱看,有自己的品味和想法,不像那些只知道追求好卖的普通商人。你我都喜欢游记,怎么不算往年交呢?”
太监给她捧得微微挑眉,嘴角也有些勾起:“你这话倒是说得没错,我是爱看游记。但你要想借着说好话让我降价……”
他又上下打量了她一会儿:“四百三,再低真没可能了。”
“哥哥,你摆了三天摊子,就算再爱游记,也受不了还剩这么多吧?”杜康时豁出去,连“哥哥”都叫得出口,“而且我前天还在你这儿买了这么多东西,这次买了也算老顾客,还有下次呀。”
“我想要,你想卖,对我们都好的。你再便宜些,我保证不还价,直接买。”
太监啧了一声,一手叉着腰又看着她思索:“行,伶牙俐齿的,那就四百,当交个朋友。而且你要告诉我,你前天说的‘溢价’是什么意思?”
……?
她前天有说吗?不会又不小心把现代词汇秃噜出去了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