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这僧人的行动,被慧明的人现了。
当这僧人正准备去找契此时,一群武僧出现在他面前。
武僧们毫不留情地对沙弥下了毒手,沙弥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。
他到死也不明白,为什么慧明要如此残忍地对待他。
这些,都被契此暗中看在眼里。
他知道,事情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。
佛隐寺的藏经阁,向来是清净之地。
这一日,契此借论经之名,邀慧明至藏经阁。
契此一袭素色僧袍,等待着慧明的到来。
不多时,慧明匆匆赶来,脸上带着看似恭敬的笑容,
眼神却微微闪烁,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。
毕竟他昨日才将那僧人打死,今日便得到契此的邀请,很难让他不觉警惕。
待慧明入座,契此忽点向角落蛛网:“师弟可知这蛛丝,为何总在檐角结网?”
慧明抬眼一笑:“檐下蚊蝇多,沾了香火气,自然易捕。”
契此摇头说道:“贫僧倒觉是蜘蛛惧了地气寒凉,既贪高处暖,又恋俗世腥,终成这悬空八只脚的孽债。”
慧明虽说是行事市侩,但也是对经文颇有研究,
如若不然,也不会被前主持所选中:“师兄参的是《楞严》,怎忘了‘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’?”
“当年达摩渡江尚需一苇,若嫌芦苇沾泥……”
他话音没有落下,开着的窗外忽然刮进一阵风,将经文翻乱。
契此开口说道:“好风!可惜吹得经卷乱翻,倒污了《金刚经》里’应无所住’四字。”
言罢,他拿起镇物压住书页。
慧明到了此时,也自知晓契此找他的原因:“寒山拾得扫落叶,尚要借竹帚三分俗木。”
“师兄且看这佛像金身,若无铜臭养金身,谁来照见众生相?”
这话一出,就好似慧明并非是为一己私利,
而是为了佛隐寺的虔诚考虑,方才敛财无数。
契此摇了摇头:“你就算是借了这竹帚,扫得佛像金光闪闪,但也扫不尽砖缝里蚂蚁哭!”
慧明根本不和契此在此话题纠缠,直接开门见山:“师兄,马祖道一建丛林,何尝不是拆了茅棚换金瓦?”
马祖建丛林指马祖道一禅师广建禅宗寺院,改变了僧人四处化缘、居无定所的局面。
契此听到这里,也知晓慧明无可救药了:“怕只怕金瓦压塌了茅棚屋,成了虫蚁的方便门!”
慧明也不再伪装,脸色一沉,说道:
“师兄,你莫要以高僧自居,随意指责我。”
“你那些大道理,在这现实世界中根本行不通。”
说罢,他拂袖转身,不再理会契此。
望着慧明离去的背影,契此长叹一声。
第二日,契此在寺内开坛讲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