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志远爹是一个重感情的人,人家住这儿是为了去看他妻子呢。”
志远娘葬在火神庙的烈士陵园里,老赵同志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要去墓前看看,和爱妻聊几句。
“从疗养院走路过去也只有二十来分钟,所以红英安排他住疗养院。”
“啧啧啧,这才是好男人呢。”
妻子早逝,那么大的官都没有再娶,退休后还来这个地方天天去墓前看望,这样的男人,世间难寻。
“谁说不是呢。”陈冬梅道:“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,现在很多当包工头的年轻人,挣了钱就变成陈世美,抛弃糟糠之妻,在外面找年轻的……”
两人聊着聊着,就聊到了生产队的xxx和xxx。
总之,她们的话题永远是别人家的精彩故事。
杜红英去见过杜伶俐回来就听见两位老人聊得很兴奋,一听又是八卦新闻,觉得好笑得很。
说真,在村里,一不小心你就会成为故事的主角。
“红英,你这次回来又能耍多久走呢?”
李婶子看着杜红英就会想起自己的闺女李红梅。
她两是好姐妹,红英长年在外面,红梅也和石墩在城里生活,但是红梅逢年过节,生日什么的她都会回来的。
现在她再也等不回自己的女儿女婿了,倒是杜红英回来得有点勤。
“待十天半个月吧,也不一定。”杜红英道:“有事就会提前走。”
如果没什么大事儿,她也想在家多陪陪爹娘。
哪怕就是回来陪着老杜同志喝喝茶,陪娘聊聊八卦,小日子过得很是惬意。
“你真孝顺啊。”
李婶子夸赞后脸上有些许的失落。
这份失落杜红英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,却不会提及。
有些伤,遮着更好一些。
等李婶子走后,陈冬梅就将石榴开理店的事儿说了。
“嗯,我听石墩说过的,石榴那孩子手巧,干这一行又是她喜欢的,挺好的。”
杜红英给陈冬梅说起了一件事儿:“杜伶俐可能快离开村里了。”
“为什么?”陈冬梅很惊讶:“她的家人找来了?”
“不是,是她有了更广阔的天地更大的舞台了。”
杜伶俐的服装设计很有天赋,不仅给村里服装厂设计,也给赵大琼的设计,然后赵大琼那边送了三件衣服去国外参加比赛,其中一件设计作品得了奖。
她要去领奖,同时,赵大琼的意思是聘请杜伶俐做服装厂的总设计师。
杜红英去找她时就说了这个事儿,杜伶俐想了想点头同意了。
“她走了,孩子怎么办?”陈冬梅道:“她要工作忙不过来,孩子都是我帮忙带的,这要是……”
“她是为了孩子才决定出去的。”杜红英道:“那孩子也很聪明很有天份,她得为孩子的教育做出改变才行。”
村里固然好,但是孩子的教育更重要,这一点杜伶俐比谁都清楚。
“那倒也是。”陈冬梅表示理解:“只是,她真的不愿意回去找她家人吗?”
q4。。q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