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大唐之修仙帝国 > 第十七章 定计谋门阀(第4页)

第十七章 定计谋门阀(第4页)

李治终于说完了自己的打算,可是,李世民的脸上却泛起了一丝不愉快。

“父皇,儿臣知道您心中是怎么想的,觉得这样一来岂不是违背了当初要编订‘氏族志’的初衷?”

“可是,谁让咱们现在拿不出三十万石粮食啊?再说了,‘氏族志’的最终解释权不还在您的手里吗?”

“再过个三五年,等天下大定之时,您高兴了命人再重排一次就是了,左右不过是浪费点儿纸张和油墨的钱。”

好家伙,这是打算着“卸磨杀驴”,合着想白使唤傻小子啊?

“粮食有了,小子也不建议就直接发放下去,而是要采用‘以工代赈’的方式,男女老幼皆根据实际情况,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。”

“如此一来,既能够保证这些灾民的一日三餐,又能杜绝了不劳而获情绪的滋生,更能够把灾后重建的事情给办妥,岂不是一举三得吗?”

李治完全说完之后,就坐在那里喝他的茶。

“立政殿”中的几位大佬,却在飞快地思索着这件事情的可行性,毕竟,他们才是大唐真正的施政者。

李治嘛,正如他自己所言,他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童而已,说对说错的也不会有人问罪于他。

“玄龄,你觉得雉奴的建议有几分可行?”

要说李世民的麾下,论施政谋略,首推房玄龄一人尔。

“陛下,臣觉得晋王殿下所谏之策未尝不可一世,咱们也无需大张旗鼓地去宣传,悄悄地放点儿风出去就行。”

“臣相信,那些有心的门阀世家,一定会自己找上门来了,到时候陛下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,毕竟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嘛。”

“就算是此筹粮之策不能奏效,咱们也没损失什么,而晋王所谏的‘以工代赈’,确是一个好办法。”

“不过,具体实施起来,还要看当地的实际情况,真遇到家中没什么劳力的,也要适当给予优待考虑的。”

房玄龄不愧是老成谋国之人,三言两语就把李治所提的两条建议都给优化了。

至于所说“战备粮”一事,事情还是一步一步慢慢来,手里已经有十五万石粮食了,又不是短期内就会用完的。

“那好,玄龄就多费点心思了,为了百万受难的黎庶,这件事情非玄龄亲自出马不可。”

李世民这话算是说到点儿上了,“五姓七家”也是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的,让清河房氏从中做媒,也好有一个缓冲。

“陛下,既然粮食已经有了着落,不知这前往赈灾之人……”

房玄龄是当朝尚书左仆射,当然不能轻离中枢,如今更要谋划让门阀世家“捐粮”一事,这派往河南道的重臣还需尽快定下来。

“这个……朕有心让玄成走一趟,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

原本这个差事,李世民是打算给京兆韦家的,魏王李泰也在他面前数次举荐了那个韦挺。

可惜,李治和李承乾先后遭伏之后,即便这背后的事情不会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,李世民也不自觉地对李泰产生了一些隔阂。

“陛下,为国为民之事,臣自当责无旁贷,不过臣自请为此次赈灾的副使,管管具体事务还是没问题的。”

魏征急忙躬身应诺,他本就有意往灾区一行,既是为国尽忠,又是在彰显东宫的存在。

魏征就是这样一个人,既然挂名在了东宫,自然也要替李承乾着想,即便李承乾并不是那样的亲近他。

“哈哈,看来玄成心中也有了正使的人选,不知和老夫心中所想是否一致?”

见诸事皆定,一旁的孔颖达哈哈一笑,又参和了进来。

“福生无量天尊,老道心中也有一人可为正使,此人若去,自可百事诸顺,马到功成。”

好吧,就连袁天罡也过来凑热闹。

李治的心里,却莫名地有些不安,无辜地看着眼前这几位大佬,仿佛是在看“群魔乱舞”?

“哈哈,不错,远在天边、近在眼前,陛下,您就下旨吧——”

这……这还是那个忠厚谦逊的房玄龄吗?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