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免费读 > 第1603章 三辊轧钢机(第1页)

第1603章 三辊轧钢机(第1页)

机械厂,二车间。杨小涛走进来的时候,周围一片轰隆声。一个个工人正在忙碌着,手头上的活计让他们不能分神,否则一块部件就得毁掉。在这里面,每一个工人都有自己的岗位,都要对自己生产的部件负责。如今二分厂已经有了成熟的加工体系。像普通的半自动铣床、车床等等,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,产品加工完后,合格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八十。同时,这也是二车间生产的主要产品。而启明星和闪耀启明星这种带点难度的机床,成功率在六成左右,而且负责生产的人不多,但都是六级以上的老工人。当然,机械厂也想着调整人员比例,增加启明星这类机床的生产数量。可最后从接到的任务发现,比起启明星这种好的机床,国内的需要竟然差普通机床一个数量级。最后杨佑宁几人经过了解才知道,一些接收启明星的工厂,干的活也就是普通机床的活。还不如用普通机床呢,加工简单,操作简单,还,省钱。至于考虑精度啥的,反正任务里给出的精度要求也不高,普通机床也能满足,何必非要更好的?对此,机械厂的领导层只能私下里用“不思进取”,“拖革命后腿”来批判。但真要当面说,还真不敢。因为,对方人数太多了,不能犯众怒啊。正因如此,机械厂承担的主要任务还是普通半自动机床的生产。这点,杨小涛他们也是无语。好东西都送不出去啊。简直,无奈。普通机床任务大,但不代表其他机床任务就轻了。相反,晨星机床的生产任务同样紧急。甚至在某些用途上,非常急切。只是晨星机床生产的困难已经表明,近期在技术没有取得关键突破的情况下,想要规模生产就是做梦。机械厂也想着将普通机床的生产任务交给一分厂,或者其他工厂。但如今的情况,一分厂的产能是个问题,他们还要兼负拖拉机的生产任务。而一机部这方面,倒不是不配合调整,实在是,找不出合适的工厂。先前一机部做过调查,结果下面还真找不出接手的工厂。不说普通的机床,就是半自动系列机床,拿着图纸去,下面的机床厂都会抓瞎。有能耐的机床厂,类似金陵这样的倒是可行,但面对启明星,现在国内能够生产制造的真不多。可面对闪耀启明星,直接麻爪了。没有晨星这种高级机床帮忙,闪耀启明星就是镜花水月。哪怕机械厂做出的晨星机床给了不少部门,这种情况还是没有改变。像自家老大一机部最少就有三台。如果将其交给机床厂,完全可以生产出启明星,搞不好升级版的闪耀启明星也能做出来。可事实上,一机部的这三台晨星都用在了其他领域。不是说机床生产不重要,而是有更重要的领域。就像七机部似的,给他们的晨星都用来生产火箭的精密部件。哪有功夫研究机床?而且机床这东西使用起来是有磨损的,正常情况下也有使用寿命。就像刀具磨损,这就是不小的负担。没有金刚钻,别揽瓷器活。要是没有足够硬的材料,想着切割坚硬器材,做梦吧。还有机械磨损,这东西没法避免。就像人体的关节,用时间长了总归有磨损的。对于这些,想要改善,就得用更好的材料和更全面的保养。可国内的材料就那样,想要发展,就必须将原材料搞定。而这一切,还不如直接让机械厂提供合算。反正机械厂那里机床磨损坏了也可以自己维修更换。他们直接拿来用就行,何苦自己为难自己?于是机械厂提供的机床就成了抢手货。这也是为啥七机部的王老总是逮着杨小涛就要机床的原因。主打就是一个实惠。“杨总!”常明杰见杨小涛过来,忙起身招呼。昨天的文艺汇演,杨小涛可是给了他出风头的机会。全场上下那么多人,除了演员就属他们跟首长说上话,还近距离接触过。回家吧这事一说,家里老人那是激动不已,就是孩子也高兴的吆喝着,妻子更是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。当然,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杨小涛带来的。没有他当初的提携,他当不了主任。没有他的创新发展,机械厂也走不到今天。所以对于杨小涛,他是非常敬佩的。不远处,张冠宇陈斌几人见杨小涛过来也忙上前。“杨总,杨总!”几人来到近前打招呼,杨小涛点头,然后就看到刘大明坐在一旁守着机床,“杨总,你来的正好,赶紧过来看看。”说着招呼着,一旁的常明杰也露出尴尬笑容,“这不是改进轧钢机嘛,遇到点麻烦。”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,后面更精彩!杨小涛听了也不意外,毕竟按照他们给出的图纸来看,不出问题才怪呢。“正好我也是为这事来找你们!”杨小涛说完走到一旁,查看起刘大明身旁组装好的轧钢机。当初杨小涛将自己拆卸轧钢机的图纸交给了研发科,所以这设计的风格里就偏向联盟。毕竟当初拆卸的轧钢机都是联盟的,受到影响也不足为奇。但联盟的产品大都有个共性,那就是粗糙,皮实。当然,在其他方面或许是优势,但在这精细活上,就是问题了。所以研发处给出的这份设计图存在这些问题也很正常。在新的轧钢机前看了会儿,杨小涛没有说话,倒是一旁的常明杰开口。“杨总,这轧钢机虽然做出来了,但精度要求还是差点。”“尤其是这控制的第三辊,根本达不到要求。”“我们几个正想办法改进,但一时没有头绪!”刘大明听了活动手腕,“可不是,明明没啥问题。就是精度达不到。咋办?”杨小涛没有说话,只是来到一旁将机器开动,咔嚓嚓的声音响起,运行没一会儿,杨小涛便关掉电源。总体来说,跟他看到图纸后的判断一样。于是走到一旁,将原先的图纸拿出摊在机器上。周围几人看了互相对视一眼,随后都瞪大眼睛看着。每次杨小涛拿出设计图纸的时候,都说明他们困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。“我看了下研发处给的图纸,又试了下做出来机器。总体来说符合当初的设计要求,方向的把握没有问题。”杨小涛见众人都聚过来,随即开始讲解。“但这里,我觉得应该是最大的问题。”说到这里,杨小涛指着动力系统,众人再次看过来。常明杰跟陈斌几人都是工程师,在杨小涛点破的时候已经意识到问题出现在哪里,而刘大明他们同样意识到问题的所在。“我算了下,按照以往的数据,若是按照这个来设计制造,动力将达不到我们需求,而且强行使用,很可能完成机械故障!”“刚才我也试过了,这动力系统跟以前的轧钢机差不多,但多了一根辊,效果却是大打折扣。”杨小涛说完,众人纷纷点头,一旁的逄国开口问道,“我们前期制作了两台,但效果都不好。”“现在看来,还真是动力方面出了问题。”刘大明也是点头。“其实就是劲不够大,速度不够快,这一慢下来,加上不稳定,做出来的精度自然受到影响。”说完,刘大明又看向杨小涛,“杨总,既然你发现问题了,怎么解决?”刘大明说完,众人立马将目光看向杨小涛。杨小涛也没让人失望,从设计图的下方抽出一张纸,上面是他经过修改后的设计图。众人再次看去,果然在动力系统上做出了修改。而且这一改,还将轧钢机扩大了不少。这是杨小涛根据原有设计修改后的结果。虽然系统没有给出评价,但在杨小涛看来,这种简单的设计是可行的。“其实大家的这种设计是没有问题的,只是没考虑全面。”“我的意见就是,这活动辊的材质要更重,更硬。”“同时,这动力输出加大力度的同志,增加配重…”随着杨小涛的讲解,众人明白个中差别。“明白了?”杨小涛说完见众人没有反应,于是忙开口问了声。一旁常明杰反应迅速,忙点头。“明白!”刘大明拍着手,“早知道就等你回来再做了,这浪费感情又浪费材料的。”说话的时候,一旁侯保卫戳了下腰杆,刘大明回头看,却发现侯保卫拿眼睛看向旁边的张冠宇,后者听了脸色一僵,神情有些沮丧。大家都清楚,研发处的张主任是个老实孩子,平常不大说话,但做事情有板有眼,非常认真。态度非常积极。早些年因为干活慢,被杨佑宁说了句,笨鸟先飞,干活慢那就早点来。结果打那以后,别人八点上班到岗,他就七点来。而且这么多年了,除了出差外出公干什么的,其他时候都是早来,晚退。这种态度,在众人眼中,比起个人的能力更让人:()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