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奇书网 > 第1668章 接班人(第1页)

第1668章 接班人(第1页)

杨家庄大棚区。杨小涛跟白景述来到其中一座,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妇女,胸前挂着各种颜色的布袋,蹲在地上,小心的采摘着叶子,“杨老师!”一旁负责登记的杨红叶看到杨小涛立马跑过来,手上还拿着一份记录。“红叶,这里你负责?”杨小涛看着这个第一批走出校园的学生,心中很是满意。那一批学生,全员通过考核都考上了初中,但每个人的选择又各不相同。像杨红叶她们进去农科院的毕竟是少数,更多的人还在学业中摸爬滚打。但有一点可以确定,那就是他们将来的路,注定不会平凡。“嗯,这一排都是我负责,等这边收完了就是六号棚。”杨红叶抬着头用崇拜的目光看向杨小涛。在她心里,杨小涛就是改变她命运的贵人。如果不是他在村里建学校,如果不是他将她们引到学习的路上,如果不是他真心的帮助她们,为她们打开一扇门。就没有她们今天的一切。或许,她们也会跟其他村的同龄女孩一样,背着弟弟妹妹跟在父母身后去地里劳作。或许,等过两年,她们也会成家,嫁给村里人,然后生儿育女再次重复她们的一生。所以,哪怕杨小涛只是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,但在她心里,那就是永远的老师。哪怕在她今后的成长中,会有更多的老师,却也不及当初站在讲台上,为她启蒙的身影。一旁的白景述发现女孩眼中闪过的目光,心中更是好奇。不过杨小涛的注意力都在采摘过后的咩咩蒿上。“杨老师,这些咩咩蒿长的最好,每一颗上都有十二三片叶子,按照计划每一颗要采摘两片,这样一个周后就可以进行二次采摘。”“等到了成熟期,还可以加大力度!”杨红叶在一旁解释着,杨小涛听了点头。“这样一个大棚,采摘下来能有多少?”“差不多二十斤。”杨小涛跟小薇联系一下,发现被采摘过后的咩咩蒿本身能量损失不大,并不影响自身生长。“二十斤,五百座大棚就是一万斤。”白景述自己算完,都被这个数字惊呆了!一万斤,还是每个周都有,足够他们甩开膀子生产了!“不是这么算的!”杨小涛拍拍手上泥土说道,“这五百座大棚建立有早有晚,种的也有先后。”“这一批估计有七八十座就不错了。”杨小涛说完,杨红叶立马点头,“对,我们这次是第一批采摘的,只有六十座。”“往后每天也都会有六十到七十座,这样可以一直采摘下去。”白景述点头,这样算的话,倒也符合现状。不过,每天一千两百多斤,倒也能够满足现在需求。就在白景述沉思时候,杨小涛摘了一片叶子,“这种新鲜叶子,会不会更好一些?”白景述接过后,手指头捏了下,冒出一团绿色。“根据上次实验的,越是新鲜,做出来的成品越浓,若是按照先前的成色,可以做出更多。”“那就好!”杨小涛没再多说,制药厂那里有成熟的技术。给国外用的和跟国内用的,自然有差别。要是有人用分光光度计来测的话,会存在明显差别。当然,这种差别在中医理论上并不意外。熬煮的火候,药液的密度,草药的成分,影响的因素多了。一个外国人,懂什么。两人离开大棚往外面走去。“这小姑娘不错,是个好苗子!”白景述在身后说着,杨小涛露出笑容,“那是当然,这可是我们村里第一批走出去的学生啊!”“看起来她对你很崇拜啊!”“就是带过一段时间,当年学校建立的时候…”想到那段时光,杨小涛便说起当时的场景。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外走着,路上不少人正在收集药草,然后制药厂的人上前称重,再放在特殊的箱子里带回制药厂。而采集草药的人,制药厂这边也会给予一定的报酬,不多,就是一块梅花香皂。这东西在农村可是抢手货,不少妇女洗手“能够上学,是她们的幸运!”白景述说着,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,尤其还是女孩,更觉得杨小涛做的事情难得。“正好,这边还有一段时间,我倒想去学校看看!”杨小涛诧异的看了眼,白景述笑着,“怎么,我不能去吗?”“那倒不是!”“那就走吧!”说完,白景述率先往村里走去,杨小涛看了眼现场,随后也跟着往村里走。走了十来分钟,就来到村子东头,远远的看着围墙保护起来的学校。现在,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,学生越来越多,这道围墙也是年前组织村里人临时建立的。毕竟一群孩子在里面,要是没个挡着的地,这要是跑出去可不好跟家里人交代。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,后面更精彩!两人来到学校门口,看大门的是村里的两位老人。这原本是太爷的活,不过现在一心都在大棚上,这边只好让村里的老人过来帮忙看着。别看这些老人年纪不小,身体却是硬朗。到了夏天下地割麦子的时候,那速度比起年轻小伙都快。“孙爷,六爷,您二位忙着呢。”杨小涛走到跟前,就看到两人地上四‘放大棍’,一人用石头一人用棍子杀得难解难分。“小涛,前面的事忙完了?”六爷抬头,看了眼白景述,随后对着杨小涛问道。在他眼里,这女人应该是杨小涛的跟班。就像先前来的那个娄晓娥。当时他还以为是什么大官,结果被杨大壮一说,闹个脸红。后来他就明白了,在杨小涛身边的,没几个人比他地位高。所以只要跟杨小涛说话就行。“差不多了,大家都帮忙,干的快。”“你这是来找冉老师的?”孙爷在一旁问着,对一旁的白景述同样不搭理。“就是过来看看,好长时间没来了,学校咋样?”杨小涛从口袋里拿出一盒烟,分给两人,然后拿出打火机给点上。白景述站在门口打量着学校,并不心急。“好,那是非常好啊。”看杨小涛手里的群英,两人都笑着,然后享受着香烟带来的刺激。“咱们学校啊,比起镇上的都大,周围的村子那是想方设法的进来。”“你不知道,就是镇上的一些人家也在打听,怎么能够来村子里上学呢。”六爷骄傲的说着,一旁的孙爷小心吸着烟,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笑容,“咱们村的马兰花知道不?”听孙爷这么说,杨小涛还真有些印象。毕竟杨家庄里七八成的都是姓杨的,外姓里姓马的真不多。而这个马兰花他是清楚的,年纪比他大四五岁,后来嫁到了镇上粮管所去,日子比在村里好多了。就是村里的娘家,因为照料着,生活也不差。这在当年可谓是轰动一时,成为多少农村女孩的榜样。那效果,也就比秦淮茹嫁到城里差一点。当然,人家最后的日子过的好好的,据说是家庭美满幸福。“前一阵,带着孩子回来了,趴在老马家门口,一阵哭啊。”“说什么孩子上不了学,夫家就不让回去了,可是整的鸡飞狗跳。”六爷也是在一旁冷笑着,“嫁出去的这些年也不见她回来,老马家的在床上病了两个月,也不见她回来伺候,白瞎这闺女。”“可不是,还有杨水根家的”“您二老继续,我进去看看。”见两人还要继续八卦村里的事,杨小涛连忙说了一句,然后往学校里面走去。当然,走的时候将手上的半包群英放在一旁,至于两人怎么分,就不是他管的了。“没想到啊,这男人八卦起来就没女人的事了。”“错,是老男人!”杨小涛开口纠正道,白景述听了笑笑,然后就看到杨小涛往一间屋子走去。“李老师。”来到办公室里,杨小涛就看到屋子里不少人,一个个的有说有笑,还有的正在备课。这些都是学校里的学生。随后杨小涛就看到旁边的李兰馨。“杨老师,您来了。”李兰馨见到杨小涛,忙上前打招呼。这位也算是学校里的功勋元老了,去年跟刘永辉喜结连理后,很快就有了孩子。两人也算是在这杨家庄里扎下根,后来因为城里的变故,学校里的老师充裕,加上冉秋叶的任务变动,刘永辉就成了学校校长,而她也兼职成了教育主任。“您这忙着呢?”“嗨,就是备课,马上就好。您这是来看看?”“对,过来走走。感觉变了很多啊。”“可不是,现在咱们学校越来越大了,孩子也多了,老师也多了,也更加正规了。”李兰馨笑着介绍着,然后对屋子里的年轻男女喊道,“各位老师,我给大家介绍一下,这位就是杨小涛,杨老师,也是咱们这学校里的建造者”杨小涛跟众人打过招呼,便在李兰馨的带领下参观学校。白景述整个过程都跟在后面静静的看着,认真的听着。遇到的老师,还有孩子,看向杨小涛的眼神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,就像,家里的长辈看着墙上伟人画像那般,崇敬,感激。“你们要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接班人,要爱护手上的红领巾。”三人走到一间教室外,透过窗户看到里面,讲台上一名女教师正双手拿着一根红领巾,下面坐着的孩子聚精会神。杨小涛看了眼,门口木牌上写着三年级二班。此时,女教师正将红领巾双手捧起,下方一群孩子也都将红领巾摆放在桌子上。“同学们,我们手上的红领巾,代表红旗的一角,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成。”“其实红领巾不仅仅代表红旗一角、烈士的鲜血,象征着我们少年先锋队要用一腔热情投入革命事业,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。”“下面,我给大家示范一下,红领巾的叠戴。大家一定要好好听,好好学,不能做错了。”“这红领巾,有三叠,一叠敬先烈,二叠敬祖国,三叠敬未来”三人站在门口,静静的看着,听着。看那孩子们认真的叠着,然后在老师的指正下戴在脖颈上,有的笨拙,有的弄错,却一个个,分外认真。:()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