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开局向朱元璋索要太子 > 94 第九十四章 p8(第2页)

94 第九十四章 p8(第2页)

最重要的是。

大家看着老朱。

老朱笑意吟吟,完全没反驳啊!

哼。他们在心中暗想。老四啊老四,你真是时时刻刻不忘标榜自己的正统!若非“正统”实在太过晦气,你只怕立刻就要占为己有吧!

伴着这各人各异的心思,只听一阵熟悉的音乐响起来,而后,他们亲切的光幕,又亮了——

【铛铛铛!一定要再秀秀友友送up的这个漂亮小镜子。形制很像南京博物院藏那个明代小型铜镜台!仙品!超好看的有木有!】

大家本来已经做好了那白底黑子“XX靖难”或者P8,没有想到,开头竟然是个视频。

视频自然是大好特好的。

可这视频,竟然是上下左右前后斜上斜下地拍一面镜子和一只兔子。

而那镜子,和兔子。

都是洪武二十五年造……

幸好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“出口转内销”,否则,他们就能知道,现在这种无言,“中国人看外国人观察中国人”的感觉,就叫做,出口转内销……

如此拍着那洪武二十五年造的东西就算了。

那视频上面,还有一张照片,照片里是个放在红缎子上的镜子。

大家双手抱胸。

嗯,是面镜子。

甚至是面生锈了的镜子呢。

【为此我还特意去知网查了明朝铜镜相关的知识,在讲靖难前和大家科普一下下。

金代以后,铜镜艺术性降低。

这是由于翻砂法逐渐取代了范铸法,后者虽然纹样清晰精美但制造门槛高,前者的铸镜成本大大降低。

和宋朝商品经济发达,对货币需求量增大,于是大量使用翻砂法铸钱也有一定关系。】

朱元璋:“别说宋朝了,咱现在的钱也不够用,铜矿不够,铸钱的铜根本不足。否则,造什么宝钞?洪武八年的时候,我让民间出废铜,没有想到,命令一下去,百姓把自己好端端的器物给毁了,上交给官员——为何呢?肯定是一看官来问,百姓要么害怕,要么就是官逼!无论如何,最后苦的都是百姓。”

老朱说到这里,闷闷不乐。

“这一遭,咱真是印象深刻。”

蹇义在旁补充道:“所以洪武二十年,现在的秦尚书,是当时的工部右侍郎,提议再收废铜的时候,陛下便拒绝了。”

老朱越想越气:“还有那商贾天南海北的带钱,十分不便。咱就想到了如那宋朝的交子,元朝的中统钞一般,做了宝钞,没有想到,那后辈,竟说什么废纸!真是,真是气煞咱了!”

朱棣在那边想了片刻,说:“别忘了后辈曾说过,‘劣币驱逐良币’,这经济学中的学问,恐怕也是渊深海阔。后辈反对的,也许不是宝钞,而是我们运用宝钞的办法。把好事给办成了坏事。”

【总之,宋以后铜镜不再是上流社会专供,而是走入了寻常百姓家,但也粗糙了。元代出品的反正是纹样都不讲究,比较少。清朝呢,已经逐步流行玻璃镜了。明代是在众矮子里取高个。

以至于明朝人就在咏叹:“犹今镜不及古镜,今钟不及古钟矣。”】

“玻璃?”朱柏纳闷道,“玻璃不是透明的吗?透明之物,如何也可以当镜子?”

他是个道士。

家里总是有奇奇怪怪的东西,这玻璃,也是有的。

【明朝极为流行仿古镜,就是仿照汉朝啊、唐朝的样式,翻模制造。

明朝人搞这个,和咱们北京潘家园5块钱西周青铜器还是不太一样的,重点是抄样式,靠老祖宗的审美苟一波,而不是造假古董骗钱。

他们喜欢仿制完了以后,在外头雕刻铭文。注明,这是某某某号人物,某年制造。

没错!就是商标意识!

现如今的出土铜镜里,就能看到万历年间,有个叫任小轩的铸镜名匠,出镜率超高。任小轩牌铜镜,照亮你的心灵。

有了商标,各商户就卷起来了,我得比你家做的更精美,更有口碑,从这里也能窥见,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达。】

朱元璋:“……这也行吗。”

其实他想说,他现在让他们在后面刻名字,包括在造城墙的每一块石头上刻名字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