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秦皇汉武有哪些历史功绩 > 第 121 章 各行祖师a(第2页)

第 121 章 各行祖师a(第2页)

哦,水运仪象是苏颂取的名字,当时还被政敌拿来攻讦他,说水运与大宋火德是水火不容,且水能灭火,苏颂他有异心。

幸好哲宗信任苏颂,没有追究为其赐名:元祐浑天仪象,以避水运之忌,结果现在我们还是称为‘水运仪象’,嘿嘿!】

北宋民间

天幕后来的话语无人在意,北宋举国慌乱,什么战乱才叫耻辱?

翻阅过史书的读书人立马想起:五胡乱华!

难道辽金要打大宋?

此时敏锐者再也不能回避事实:大宋有大汉之分,此乱在史书中是耻辱!

他们该怎么办?明年会不会发生靖康之耻?

北宋帝王没有李隆基的公关预防,朝廷被天幕道出的消息打得措手不及,不得不急诏各部议事。

赵煦坐在龙椅上,对他相对的是高太后尊座,他登基已有六年,但无天子权力,每逢朝事大臣向高太后奏事,他只能看官员臀背铭记耻辱!

如今天幕消息是把双刃剑,若是用得好他面无表情地垂下眼帘,遮盖眸中的猜忌杀心:谁是大宋忠臣?谁暗藏异心!

他勉力收拢情绪,听着高太后与众臣相议如何平稳天下。

半晌后尚书左仆射司马光向他奏请:“请陛下沐浴更衣祭祀天下,安民众之心。”

赵煦嘴角露出一抹讥讽:“朕恪守祖宗法度,岂敢越簪谢罪天下?”

高太后双目直视赵煦,厉声道:“皇帝你是一国之君,当以国事为重?”

太后皇帝相争,群臣垂目敛息不置一词,如今朝堂全是坚守旧法的大臣,心中自然偏向提拔旧党的太后。

赵煦半分不惧:“朕自然当以国事为重,依朕看当下‘罪己诏’公示天下,如此才能安天下之心。”

他神色变得恭敬,说出的话却挑衅:“自登基以来朝廷重事全由太后力撑,太后记得在罪己诏盖上玺印。”

不待高太后及群臣有所反应,赵煦起身冷然扫过众臣:“太后安排朕读书时间已到,朕便先习圣人言。”

说罢转身离去,气得高太后指着他背影颤抖不止:他在怨自己不让他亲政呐!

素日众臣教他读书,教他恪守祖宗家法,通晓礼仪。

按祖宗家法,没了皇帝的朝议结果,就是不正朝议,会受天下人唾骂。

皇帝是想利用此来逼她还政!

【后来蒙古司天监在北宋制出的‘玑衡’基础上,在

机械上装上日晷,使指南针自转动计算时间。

之后元朝司天监及东罗马人爱薛在此器基础上,把机械钟完善到1度60分,1分60秒,24小时共有1440分钟。

换句话讲就是:钟表指针角度、时间都达到了计时标准;

但战乱又起,爱薛死于战火其子孙不知所踪,现在有人怀疑他们回到西方,造出机械钟表,这也是网上一大争论。

到明朝时期元朝司天监阿都刺等人,费心造出元顺帝时期的水晶宫刻漏,进献朱元璋,结果他说:元顺帝好木工,他要是能将心思用于治国,也不至于落得国家灭亡的地步。

所以不要做无益的事来妨害有益的事,于是大手一挥命人将其砸碎!】

朱元璋脸色再再再次发沉,他想起击碎的水晶宫刻漏,钟上设有二木偶人,能按时自击钟鼓,造型设计极为精巧。

但是…他很气闷,精巧就意味着费时费力费钱,大明初立哪能如此奢费?

大元皇帝不专心处理政事,好移心做木工败坏国家…他为大明着想还有错了?

还年轻的朱棣觑着他的神色,小心翼翼道:“咱们可以把它卖钱啊!”

江南豪绅、周边小国皆可卖得,如此一来不比收税好?

朱标亦是认同,他还记着郑和下西洋的赚钱数额,顶大明数年税收了。

朱元璋心气不顺,但还是憋出一句:“太子理个折子呈上来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