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友友 > 第145章 申时行的无奈(第2页)

第145章 申时行的无奈(第2页)

他希望用自己的诚意居中调和,使得君臣一体上下一心,用此方式继续推行张居正当年未完成的改革方向。

群臣们立刻攻击申时行首鼠两端,舆论声浪太强,申时行那时又在休假,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连万历皇帝也保不住他,申时行只能自己上疏请辞。

但结果是两方都不讨好。

万历皇帝已经对和文官的斗争烦透了,表面上的虚与委蛇也不接受,干脆长久的撂挑子,老板都主动摆烂,申时行再怎么裱糊也没有办法让文官集团满意。

但是这时的朝堂已经形成一个个小集团,张居正改革之时任用私人,得罪了天下文官集团,最终只能人亡政息。

申时行就是这么一个聪明绝顶的人,一边学习商业一边读书都能应付的过来,但是申阁老成为首辅之后照样应付不了万历内阁的复杂条件。

可是申时行也感觉心中无力。

因为回想当时制定那些政策之时,自己难道不知道有所折中?

在张居正倒台之后,申时行很清楚的知道张居正的许多做法都是有利于大明的。

他将政策的效果和《国富论》中的理论对照,愕然发现许多未成功的政策往往就是违反了《国富论》所指出的经济规律。

《玉蜻蜓》里的申元宰只考中解元,但实际之中的申时行二十七岁就高中状元,大概是小说家都觉得这样的改编太不真实,毕竟在南京这样的地方,二十几岁能考上举人就已经足以为人称道。

最终在九年前,争国本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,申时行还是用一套老方法。

明眼人一开始都知道所谓争国本事件,根本就是党争向皇权开炮的一个借口。

十六年后,徐元宰中了解元,辗转得知自己的身世,于是到法华庵认母。

实际上就算朱常洵当皇子又有多大分别?

站在内阁首府的角度上,申时行知道皇权越是被限制,想要推行改革就越不可能。

申时行自己即使再来一遍,也是同样的结局,更何况当时万历皇帝已经长大,申时行也没有像张居正一样控制皇帝的机会。

这时的申时行其实就已经完全失败,被皇帝和文官集团一起踢开就只是时间问题。

每次万历皇帝和文官闹出矛盾的时候,申时行就主动出马:一方面帮助皇帝安抚文官,一方面也没有忘记首辅该做的事情,向文官集团表示诚意。

万历皇帝也表示等皇长子十五岁以后再说此事,帮忙他应付朝臣。

申时行高兴的以为争国本事件将就此平息,那时他自己也累得心力憔悴,所以回家休假。

他却没想到文官集团的力量已经远超预料,就在申时行休假之时他给万历的秘密上疏居然流传开来,上疏里头申时行直白表示:“皇上自可决断策立之事”的话瞬间引得天下哗然。

只是那些折中的原因,并不是他不想做,而是做不了。

申时行辞官回家之后看着国势日渐变样,心中也是焦虑痛苦。

但他从来都是个聪明人,知道朝中文官们已经把他看作唾弃对象,要不然不会使得自己这和事佬的坏名称传扬天下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