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友友 > 第538章 活出殡(第1页)

第538章 活出殡(第1页)

张孝资的儿孙一一来给张孝资拜祭,磕头之后或是献一块糕点或是一只水果,张献翼就坐在棺材里头领受盛意,边吃边看好不快活。

李玉再想起之前张家管事那表情哪里是悲痛,分明是强忍笑意,而张家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百姓也都是看热闹来的。

两大苏州名士排演活出殡,这乐子还真没几人看过。

惊愕一阵之后,李玉也只能带着申家班上场,硬着头皮在戏台上开始表演《李天宝吊孝》,戏台下张家的子侄辈也都看的脑门子抽筋。

而张献翼和张孝资则完全无惧旁人目光,专心致志的看戏,听到妙处还会鼓掌叫好。

张献翼和张孝资都是文坛名宿,也都有放浪形骸的性格,一个比一个不着调。

张孝资是常年考不上举人,感觉受到歧视,于是中年以后就选择学习魏晋风骨。

张献翼就更倒楣,嘉靖四十三年张献翼和两个哥哥一起去考乡试,之前兄弟三人都考了十几年还没考中,而那一年张家突然走了运,张献翼和两个哥哥居然一同中举。

这事情全是巧合,但当时主考官看到三人的名字,知道三人是兄弟,怕长洲张家三人一同中举的消息放出去之后他被人说是徇私舞弊,收了张家的贿赂,于是让兄弟三人抽签,抽中短签者落第。

倒霉的张献翼抽中了短签,从此之后张献翼就再看着自己的两个哥哥同年中举、受到乡中传颂,而他一辈子都只是个监生。

老头越想越觉得不甘心,于是生活态度渐渐也就转向为游戏人间了。

等一出戏唱完,张孝资和张献翼这闹剧也结束了,张孝资从棺材里爬出来,笑着说道:“李玉不愧是曲坛新锐,这一出《李天宝吊孝》排符合原本,唱词又温润婉转。”

李玉又好气又好笑,点头接受了张家给的演出费,当晚张家人把灵堂打扫干净,李玉和戏班就留在张家吃饭。

张孝资和张献翼闹的这一出活出殡的消息传开,第二天居然有很多人来探望张孝资,以为张孝资的身体真出了什么问题,张孝资只能留在家里跟他们做解释,张献翼却呆不住,老头便招呼着李玉一起去虎丘看戏。

虎丘曲会的正是时间在中秋节,最大的聚集项目是虎丘赏月,在圆月下唱昆曲,万人同歌一曲,别有一番意境。

不过虎丘曲会实质上从七夕节就已经开始了,前后将要唱上接近两个月。

张献翼和李玉都是曲坛中的名家,早就收到了邀请。

两人从长洲出发,坐船来到苏州城外,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称,但其实此地没有什么荒古高原,森林幽涧,只有一座很矮的虎丘山。

虎丘出名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这个地方靠近苏州城区,向来是苏州市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,而且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有苏州城中的大户在此地修建亭台楼阁,千百年间在虎丘周围形成了众多的名胜古迹,无论是寻访古迹还是踏青游览,这里都是苏州人最佳的所选。

李玉和张献翼两人坐着船来到虎丘,远远的就听见管弦如沸,苏州市民早早出城,准备着看晚上的虎丘大戏。

路边草丛间三三两两坐着游人各持酒肴,弹棋博陆,河上的游船也是往来如织。

张献翼派仆人沿着河岸一番寻找,不久就找到了邀请他们前来的何三畏的家仆,仆人回来通知两人便让小船靠岸下,船徒步过去。

何三畏早已一脸笑容的在岸边等待。

何三畏字士抑,万历十年举人,书评家、散文家,乃是陈继儒的授业恩师。

和何三畏一起等在岸边的还有不少人,包括从南京赶来的剧作家潘之恒、特意来看昆班戏曲的沈璟、儒生顾正心等等。

这些都是江南戏曲圈子里的有名人物,这个局是顾正心组的,顾正心笑着叫大家先坐下喝茶,他又唤来家中管事一番安排,很快就见一艘大船从河汊之中划了出来。

何三畏笑道:“顾老板好大的手笔呀!”

顾正心的父亲顾中立是嘉靖年间的进士,不过父亲早亡,顾正心少年时就执掌家业,当时顾正心已经有了秀才功名,但是他却无心科举,于是专心做生意。

此君大有心计,在做生意上十分精明,而且虽然出生耕读世家,却丝毫不以商人的身份为耻,经商不到十年便累积数十万两银子,成为华亭巨富。

而且顾正心发财之后还非常讲儒家道德。

万历十六年,岁饥,顾正心看到饥民满街,不等官府乐捐的差人上门,自己主动出营二万多两买粮赈灾。

他见苏州有许多百姓因为豪强兼并而破产,又出营十万四千余两,买义田赡养孤寡,免费给没有田产的百姓耕种。

后来看到苏州许多贱业之人生活困苦,他又出了大几万两银子买田,加每年的田租和收成分给县学、监狱、码头的服徭役百姓。甚至看到当地衙门把青浦公田产私分了,导致青浦的徭役吃不上饭,顾正心便自己出三万两“呈请贮库”——给朝廷三万两让他们在青浦买田,解决服役百姓的吃饭问题。

至于修桥、补路建造学校这种事情更是数不胜数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