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无双群英传 > 第一百七十章 入川贰(第2页)

第一百七十章 入川贰(第2页)

宋源宝道:“中间有个汉人会点功夫,不过我看也不怎么样。咱们给他来硬的好了,青城派留下什么,叫他们拿出来看看。”

褚博怀道:“这些人多半不会功夫,我等又岂能恃强凌弱。泰山门规你也忘了么。况且你也莫当这些土人好欺,他们虽然不练武功,但在这山间比猴子还要灵巧,各种手段也是狠辣。若他有心算计你,只怕咱们也要吃不了兜着走。”

顿了一顿,又道:“湘、黔一带古怪甚多,巫毒盛行,湘西有赶尸,黔有蛊毒,都是匪夷所思的玩意。咱们到了人家地头,切切小心,莫要犯人忌讳。”

宋源宝听说“赶尸”立刻来了劲头,缠着褚博怀要听。褚博怀对此却也是所知不多,应付几句,叫他们各自回房歇息,临走又嘱咐道:“这几日都在屋里练功,不要到处乱跑,惹是生非。”

萧平安回到自己房里,仍是盘腿床上练功,练到一半,想起褚博怀所授“行道诀”甚是有用,突发奇想,脚上可以,不知道手上行不行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试着用双手抵住墙壁,用力推去,运起“行道诀”,果然也有反弹之力循入经脉,虽不如脚底来的显着,却也有效果。心中大喜,当即练功不缀。

如此过了两日,也无人前来打扰。到了第三日,中午有下人来请褚博怀几人。带着几人来到大街之上。

众人只见街上人头攒动,都是青年男女,穿戴簇新。女子都是左襟大褂、衣袖短宽,滚有多道花边,色彩各异,下着内长外短、衣分多层的百褶长裙,走动之时,摇曳生姿,浑身上下,耳、项、手、足都戴满了银饰,背着竹子编的竹篓,里面却是空无一物。男子也是一般的穿戴整齐,一个个神采奕奕。

下人领着褚博怀几人到了沿街一栋酒楼之前。上到二楼,只见一处朝向大街的宽厅之中摆了两排长席,坐满了人,都是土人打扮,一个汉人也不见。

阿聚什用坐在上首,邀几人坐在身边,道:“道长请看,我等这族中之会,也还热闹吧。”

褚博怀道:“如此多年轻人,确是热闹非凡。”

阿聚什用道:“这是我族的女儿节,今日这大街之上,都是年轻人,只要是未曾婚配,都能上去。女孩家背着竹篓,假装卖东西。男孩们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,就上前搭讪。女孩家要是看他不错,便答应卖他。两人便携手离开大街,另寻一处谈情说爱。”

宋源宝道:“有趣有趣。”

阿聚什用笑道:“我看三位都是年轻有为,英俊不凡,若是下去定将最漂亮的姑娘都抢了去。三位可要下去试试么。”

萧平安、林子瞻连连摇头,宋源宝叹气道:“可惜我还要练功,不能娶老婆。”

早先道教不仅不禁婚配,不禁荤食,也无出家一说。南宋王嚞创立全真教,才开始有禁食荤食。禁婚配,相传要到金元之时,才有丘处机创立传戒,道家始有出家之说。

南宋时期,全真教多在北方活动。南方道派则首推龙虎山正一道。金丹派南宗,还有茅山宗、太一道、神霄派、清微派、东华派、天心派等。

而当时武林中如衡山、泰山、华山、昆仑、恒山、峨眉等等,各家虽也自称道派,却更多是以武为主,道人身份多半不纯。与以传播道义,以符箓、丹药、斋醮科仪为主的全真教是截然不同。

少林寺虽以武称道,派中弟子却也精研佛法。而武林中的道家,却多半在道义上涉猎甚少。萧平安和林子瞻在衡山多年,两人连《道德经》也未看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佛教也有受戒一说,乃是以燃香在头顶烧出疤痕,称为“烧香疤”,又称“戒疤”。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、二、三、六、九、十二几种。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“菩萨戒”。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夜、烧戒疤于手腕,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。但戒疤也是元朝才有,相传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,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,与七众授戒,燃香于顶,指为终身之誓,后来此事才逐渐演变成惯例。

众人说说笑笑,看街上年轻人嬉闹,大街上热闹非凡。不断有异乡赶过来的年轻人加入进来,也不断有男男女女相携离开。

褚博怀既然愿意留下,也不急躁,跟阿聚什用聊些北方的见闻。

转眼已是太阳落山,突然街上来了一顶轿子。此时街上年轻人多半已经结对,只剩下寥寥几十人,这轿子显得甚是醒目。楼上几人也忍不住去看。

那轿子行到一半,突然停下。轿夫掀开帘子,一个年轻女子抢步出来,口中怒道:“莫要碰我,这是什么地方?”那女子容颜极美,一身淡黄衣衫,竟是水灵波。

喜欢无双群侠传()无双群侠传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