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我能对话五脏最新 > 第三十五章 中医为什么是慢郎中二合一(第2页)

第三十五章 中医为什么是慢郎中二合一(第2页)

“大佬,我叫姜云。”

“以后有什么问题,还是尽量在当地医院找医生看,网上的话不是不可以,就是信息太少容易误判,我给你说的龙胆泻肝汤,你吃一副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,吃完没效果就别吃了,知道吗?”陆九在微信上再三叮嘱。

“一副也太少了吧。”姜云道。

“中药是这样的,对症了一副就能有明显的反应,三副下去普通的小病就能痊愈,不需要一直吃。”陆九道。

“这样啊。”姜云道。

其实很多人也是挺相信中医的,但一方面是碰不到好中医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骨子里认为中医治病比较慢。

给大众留有这种印象,也是源自于中医的学术派别。

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,中医都有许多派别,比如经方派,扶阳派,滋阴派,温病派等等。

其中经方派包罗万象,用方极简,用药也极为大胆,很多众所周知的毒药,比如附子之类的药,那都是经常用,而且在治疗一些危急重症的患者,常常下的量也是非常猛的。

近百年来,中医很多派别都没落了,但经方派和温病派人数还是有不少的,其余的派别虽然也有,但人数比起这两个就少得多。

当然,如果拿经方派与温病派相比的话,那毫无疑问,肯定是温病派的人多。

为啥?

原本温病派的理论诞生之时,是一个非常好的学说,它填补了中医一个理论的空白,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不同,自清以来,汉人地位下降,宫中御医为了生存,在给满清皇族看病时,常常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,都会开一些慢慢调理,怎么吃也不会吃死的药。

可很多病都是需要毒性比较大的中药的,比如一些得了伤寒的人,有些时候就得用到干姜附子汤才能立马见效,但你敢给满清皇族开骂?

哪怕你是个御医,在用这个药之前,也得先考虑清楚,到底是治病要紧,还是药里面有毒药被宫中太监发现,然后砍你的头要紧。

要知道,满清夺取天下后,可是时刻紧绷着神经,皇族更是天天担心有人刺杀他们。

这时候还扯什么狗屁的大医精诚,当然是保命要紧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满清皇族,世俗权贵富得流油,平民百姓却是食不果腹,别说看病了,能维持基本生活都不错了。

吃的饱的思淫欲,早死,吃不饱的营养不良,也早死。

可时至今日,却还有很多人在说,中医要是有用的话,古代皇族就不会那么短命了,老百姓的寿命也不会那么短。

但凡读过历史的人,都不至于说出这种话来。

中医要是能管全国人民的寿命长短,那它就不是医学了,而是神学!

因为这就是在抢阎王的活!

正因为有这个历史背景,就造成了一个现象,医生最高级别的代表是能混就行,就是能吊皇族的命,而非治皇族的病,有了这个标杆,那风向自然就会朝这边倾斜,是故,除了一些坚守医道的民间中医,官方层面已经开始迎合上意摆烂了。

那什么学派能让人的病慢慢好呢?

温病派啊,如此,岂不正好!?

自上而下的风气一旦形成,温病派焉能不壮大?

只不过后来满清地位稳固了,官方层面的御医才逐渐有了一些真正的经方大家。

比如黄元御,他就是乾隆的御医。

还有吴谦、任锡庚、刘裕铎等等,都是经方派大家。

后世所学经典《医宗金鉴》就是吴谦与刘裕铎这两位大佬领导编撰的。

近代以来,满清富的流油,却怂的要死,惹得一众强盗分外眼红,却又没有东西能卖到这边,故而开始用鸦片敲开咱们的国门,战胜后更是让满清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,然后美其名曰闭关锁国,落后就要挨打。

放屁!

你抢了我,还说是我的问题?

落后就要挨打,这不是在美化强盗行为?

对,它不止在美化,还要把这种思想根植在每一个华夏人心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