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无法无天 免费 > 第70章 学习元朝的平准库制度先准备准备金(第1页)

第70章 学习元朝的平准库制度先准备准备金(第1页)

第70章学习元朝的平准库制度!先准备准备金!

不管是陈寒说的,到了宣德年间宝钞就变成了一张废纸,还是目前所看到的情况,宝钞贬值都是事实。

百姓们不可能那么傻,还傻乎乎地去用宝钞。

那陈寒这么说,又是为了什么呢?

凌汉和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在听到了这个结论之后,可以说非常的诧异。

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陈寒居然会提出这么一个办法。

之前他们就已经接受了,大明宝钞可能是一张废纸的这个事实。

所以根本就没有想过,要去挽救大明宝钞。

朱元璋也承认,因为自己滥发宝钞,宝钞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这个现实。

但陈寒这时候却说要拯救大明王朝中白银毒,就必须得要拯救宝钞的时候,他还是愣了大半天。

陈寒到底有没有个准谱啊。

作为皇帝,他有足够的定力,但对于陈寒的飘忽不定,他又有些迷茫。

而陈寒也知道,自己的这个论据一定会引起老村长,还有朱幼薇两个人的疑惑。

于是解释起来,“宝钞在发行过程当中,之所以会严重贬值,主要在于两个大方面。

一个当然是前面说的发行数量过多,第二就是宝钞的回笼渠道不畅通。

说白一点,如果大明王朝的皇帝们发现发多了宝钞之后,有序地建立回笼制度,说不定大明宝钞依旧能存活下去。

因为大明王朝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休养生息,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资生产能力。

特别是手工业,已经完成了诸多方面的细致分类,产生了诸如景德镇产瓷,佛山镇产铁、汉口镇炒茶,朱仙镇纺纱,又有苏杭丝绸,松江棉布,福建瓷、雷州糖、自贡盐,等等细致且发达的手工业。

繁荣的手工业,促进了市场,从人类发展史来看,越是繁荣的产业,越是难以完成自给自足,只能进行市场化交易。

在这个过程当中,宝钞运用得当,是完全能够自产自销。

因为随着时光的推移,物产是不断丰富的,适量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,都有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。

错就错在大明王朝没有察觉到这一切。

如果大明王朝能够积极适应市场环境,积极地推行商业发展,逐渐将单纯的以农业赋税为主,变成多元化的赋税征收,从而完善赋税来源,广开财路。

加上大明王朝自己有节制地发行宝钞,是完全能让大明宝钞成为有益于市场经济的货币体系。

只是可惜的是大明朝廷走了一条,完全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政策,加大了抑制商业的脚步,减少了对商业的干预,丧失了商税这块最大的税收来源。

以至于到了中后期,东南沿海发达的工商业产生了大量有钱的士绅阶层。

他们惯于培养自己在官场的代言人,在朝廷与士绅之间形成了一道强大的壁垒。

一旦朝廷想通过强力手段来调整税收,触及到这些人的利益,他们就会剧烈反弹。”

陈寒说着摇摇头,很是惋惜。

大明王朝明明有很多次能够迅速发展的,但却总有阴差阳错的枝节,导致发展出现偏差。

明明商业环境和商业发展一点都不输给宋朝,甚至在一些方面还要更完善。

但国家和普通百姓就是得不到多少好处,白白便宜了那些士绅阶层。

陈寒感慨完了之后,说道:“当然这都扯远了,意思其实很明白,滥发宝钞一定是错的。

首先要从根本上杜绝,朝廷不根据整个天下的生产力发行货币。

其次,明朝得学习宋元时期的钞法制度,来发行纸币的。

两宋和元朝在发行纸币的时候都有意识的实行了准备金制度。

他们意识到了,一旦没有准备充足的准备金,出现了大批量的挤兑风波,必然导致纸币的崩溃。

这里面尤其是要表扬,元朝的中统钞在发行时实行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准备金制度。

元朝的中统钞发行,具有完备的流程,户部设【交钞提举司】为主管钞政机关,总览印发宝钞事宜,全国各行省设立【各路都交钞提举司】,分管地方钞政。

【印钞局】设置在京城,有时为了临时加印宝钞,也会在其他的行省临时设置,而印宝钞的钞版几乎每年都更新,为的就是防止伪钞出现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