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我妻薄情古文 > 第41章 续残肢一次高风险的手术(第2页)

第41章 续残肢一次高风险的手术(第2页)

“程姑娘。”他不由问,“有几成握?”

程丹若抬头,暂时放下手中的持针器,转动酸软的脖颈,叹气:“没有多少,试试已。”

在古代做断肢再植的手术,纯属吃饱了撑着。

她决定开,纯粹是见例心喜。

没见过这么标准的断肢,倭刀锋利,手臂断面平整,且有四之一连接,被钱明自己好好绑住,没有受到太多的挤压,伤污染程度小。

人被送时,受伤不超过半小时,且钱明今年二十一岁,身强力壮,身体条件非常出『色』。

她这才多嘴问了一问。

没想到钱明愿意冒这个风险。

原因他也说了。

“我六岁拜师学艺,在师傅家砍柴挑水五年,才学了一套粗浅的枪法。后来小师弟惹事,我为他挡了一刀,左手不灵便,师父方将他的独刀法教给我。若没了右手,我便再也做不得护卫。程大夫,家母年事已,小女年幼,兄长年得病故去,留下嫂子与甥……即便只有一成的可能,我也甘愿。”

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古代生活处处不易。

程丹若感念他先的奋不顾身,决意和他一起冒一次险。

断肢再植手术,虽然属于风险,过程复杂,难度又大的手术类型,却有一个好处——对器械的要求不。

不需要电子设备,简单的手术器械已经打造出来,缝合线也能寻到代替品。

江南一带,纺织业发达,能买到各种不的线,女红好的绣娘,能徒手出比头发丝还细的线。

缝合样。

缝合细小的血管需要显微镜,古代肯定没有,但此时的许多绣品,栩栩如生,纤毫毕现,不比缝合血管来得容易。绣娘的眼睛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,也是这么瞎的。

程丹若自幼年起,便与针线打交道,又知道保养,眼神还过得去。

至于麻『药』,古代其实不缺,敷与内服皆有。

最重要的是,科手术的基础——解剖学知识,完完整整在程丹若的脑中。

这里有一个奇妙的巧合。

现在是泰平十七年,也是公元1558年,十五年,即1543年,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授,安德烈亚斯·维萨留斯出版了《人体结构》,奠定了解剖学的基础。

程丹若这辈子,就出生在1543年,一年,哥白尼逝世。

换言之,1557年动一场手术,并没有那么超和不可思议。

程丹若觉得可以赌一赌。反正截肢的风险样不小,也可能因失血过多或感染死。

短暂地放松了眼睛和脖子,她又投入到缝合中。

一针一线,烛光摇曳,照亮方寸之地。

偶尔的,她抬头看一眼钱明。

他不止伤处敷了麻『药』,为保持不动,还另含了洋金花镇静止痛,故意识有些不清醒。可中『药』麻醉的效果比不上真正的麻醉剂,时不时总会抽痛,导致手臂牵动,影响缝合。

“按住他。”她吩咐。

一只修长有力的手摁住了钱明的胳膊。

程丹若诧异地抬头。

谢玄英解释:“我让李护卫带人巡逻去了。”

他用刘海平等人,却不等于信他们。客栈里有老师在,事态未明,谢玄英可不放心就此入睡,让护卫班巡逻,以御宵小。

没人能确定,海盗团伙已无漏网之鱼。

小心驶得万年船。

然,奔波一天,谢玄英也困倦难当,恐自己睡去,干脆找些事做。

程丹若放下针线,道:“谢公子,头风尘大,常裹挟风邪,贸然靠近病人,易引发风毒。”

风毒,就是破伤风的中医说法。

在古代动手术,破伤风是绕不过去的麻烦,只能尽量保持卫生,多用温消毒器具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