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小说

精英小说>侠客之风云传说 书评 > 第18章 三年又三年(第2页)

第18章 三年又三年(第2页)

大夫他全家老小就靠诊费吃饭,哪里能次次免费。

大夫之所以如此稀缺,是因为学徒制度下培养一个大夫需要极长的周期,还面临了极高的淘汰率。

脑袋不聪明的不行,没耐心毅力的不行,心术不正的不行。

上百个学徒,通过长达二十多年的学习后,终于出师的不过寥寥数人。

再加上家族传承的把控,大夫一直都是极为稀缺的职业。

乡下人看病,如果是要请大夫到家里,不光是要来回包送,还要给翻倍的出诊费。

看个病,花了大价钱把大夫请来了,那只是看病。

抓药还要另外给钱。

有人脑筋灵活起来了,说我不看病了,我找别人的方子去抓药。

不好意思,药铺不卖。

首先是因为大夫在写药方之前,会先写一段病情说明,再写一段自己的治疗思路,最后那点才是药方。

就是说,每张药方其实都是一个完整的病情诊断书。

这上面是有写病人的名字的。

你拿别人的药方过去,药铺的伙计一看,药不对人,对不起了,不敢卖。

同样道理,一个方子你连续去抓药吃三五次了,再去时药铺的伙计就客气地对伱说,不好意思,这方子吃到头了,你得找大夫再看看你的身体情况。

随着治疗,病人的病情会发生变化,这时候需要复诊,重新对药方进行调整。

就犹如没有两个病是完全相同的,药方也没有两张是完全相同的。

同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病情会发生变化,大夫会根据病人眼下的实际情况,替换药性相近的药材,或是对相同的药材分量微调增减,以让药更匹配病人的病情。

因为天然药材里的有效成分含量非常低,每一次大夫都需要将药材的最大药性给发挥出来才行。

不然就会出现看准了病,抓对了药,因为剂量不足导致病人久治不愈甚至病情恶化。

如果说每个病就像是一道门,当前的病情就像是门锁。

大夫需要用最准确的钥匙,这才能打开当下的锁。

这就要方子必须得和病情扣得严丝合缝才行。

如果是复杂的病情,大夫就还得要像推理高手一样,把自己每一步治疗都得先想清楚了,才敢下药。

走一步看一步那是庸医,良医从来都是走一步看三步。

为了想出一个方子,大夫冥思苦想十来天是常有的事情。

这种极端“个性化”,带来的必然就是高成本和低效率,这也注定了“医疗”这种高端服务,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享受的到。

什么事情都是习惯了也就好了。

大家视这种情况为天经地义之后,虽然因为看不起病,吃不起药的而早亡的人并不会减少,但是人的心态好了,大家都管这个叫命。

如果这就是病,那么这种病叫“穷”。

如果这就是命,那么这种命叫“穷”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